老子三种智慧:懂一种,醒半生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中国文化 > 正文
老子三种智慧:懂一种,醒半生

如果说孔子的思想,是将处世之道看得透彻,那老子的智慧,便是将天道规律讲得通明。

顺境为运,逆境为命,逆境没有屈服,顺境没有傲慢,就能走出不一样的人生。

所以,那些遇到的无数岔路,做出的无数选择,都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影响他的一生。

而当一个人领悟老子的三种智慧时,人生便会通达顺遂,万事胜意。

01

柔——至柔驰骋至坚

柔,可以说是老子的第一法宝。

道德经》贵柔。

老子赞美水、婴儿、女人(雌性),主要就是因为他看到了阴柔的力量。

柔,就是阴柔、柔弱、柔韧……柔首先是生命的特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人和草木都一样,有生命的时候,身体都是柔的,死了以后身体就会慢慢变僵硬。

柔不仅是生命的特征,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老子说,世界上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但是水却最能克制刚强。老子用了一个词非常形象:驰骋。“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02

静——清静为天下正

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喧嚣、戾气、浮躁,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慌、越来越乱,导致大家很难真正静下来。

然而只有静的时候,才是一个人最清醒的时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

我们经常面对各种不良诱惑,使自己难以看清事物的本质,进而做出错误的决策,甚至误入歧途。

只有当我们内心安静,摆脱外界事物的干扰,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遇事首先把自己调整到“静”的状态,这样才能减少犯错误的情况。

03

止——知止不殆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思是说,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受到困辱,知道适可而止的人不会遭遇危险,可以长久平安。

有所不为,而后才可以有为。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做的事,能掌控的东西也是有限的。

如果事事都要做,到最后说不定半途而废,得不偿失。

在我们的一生中,唯有学会适可而止,方能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

《大学》的开篇写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是为人的根本,也是做事的根本。

责任编辑: 吴莉亚  来源:大道知行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027/2296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