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双重困境:关税阴影与内卷加剧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广交会双重困境:关税阴影与内卷加剧
在美国总统川普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中美贸易战火再度升温之际,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开幕。官方数据显示此次展会规模庞大,但来自广东、浙江等多地的出口商反映,正面临外部订单风险、内部市场内卷,以及参展门槛骤升的双重困境。

广交会双重困境:关税阴影与内卷加剧

图为示意图。2025年4月15日,客商在广交会展位上查看空调。(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在美国总统川普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中美贸易战火再度升温之际,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开幕。官方数据显示此次展会规模庞大,但来自广东、浙江等多地的出口商反映,正面临外部订单风险、内部市场内卷,以及参展门槛骤升的双重困境。

100%关税阴影笼罩 买家观望 转移市场成主流

上周,中共实施更广泛的稀土出口管制,促使川普威胁将于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

第138届广交会10月15日在广州开幕。为期三周的广交会被广泛视为中国庞大出口产业的晴雨表。据《证券时报》报导,本届广交会展位总数7.46万个,参展企业超3.2万家。本届广交会超24万名采购商预登记。

但在三位数关税的威胁笼罩下,《南华早报》报导,与会的出口商和买家们普遍弥漫着焦虑氛围。众多行业的中国出口商表示正转向美国以外市场,但面临利润压缩与信贷风险上升的困境。

浙江省照明出口商黄路易表示,尽管公司向欧美客户发出了大量广交会邀请函,但“许多美国买家表示不会出席”。他坦言,美国订单已转向东南亚,公司正面临“不能再失去欧洲市场”的压力。

浙江家电出口商吴先生表示:“买家或许会来参观新品,但订单量势必下滑,在11月前,没人愿意冒险。”为求生存,企业正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投资,但面临“现金流压力较以往更沉重”的困境。

智能家居清洁设备制造商飞天动力销售代表邹伟透露,该公司正透过在越南与马来西亚设立工厂来分散关税风险。他表示,公司计划通过拓展欧洲和新兴市场,将年出货量提升至180万台,但多数产品已被迫进行折扣销售。

广州的吴先生对..;表示:有一个朋友做工业基础产品出口,他说美国市场基本没有了。

曾在广州工作的袁崛先生告诉大..;,他有不少朋友从事外贸生意,从3名做外贸的人士中了解到一些广交会的相关情况。

其中贸易行业人士卢女士表示,她在南京上海有贸易公司,接到订单后交给供应商去做。她每年都参加广交会。今年她所在的展示馆参展者多来自欧洲、俄罗斯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美国客户很少。“美线客户群本就比较单一,大公司应该很早就开始布局了——两三年前都已经转移到东南亚去了。”

她说:“我没有美国客户。本来美线的客户群就比较单一,都是大公司在对接。大公司应该很早就开始布局了——去东南亚建厂了。”有些工厂,美线有一点,欧线有一点,美线损失的那部分,就把精力转移到欧洲市场去做了。

卢女士认为,加征100%关税,对一些大宗贸易商影响很大。

企业两极分化:低依赖“不慌”  高依赖“毁灭性打击”

面对潜在的极端关税,企业的反应出现了明显分化,取决于其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

袁崛了解到,广州某外贸公司外贸员林先生的公司做汽车涂料产品,业绩较好且产品面向全球,美国市场占比仅2%至3%。由于对美市场依赖性低,他们“没那么慌”,目前也没有转移供应链的意向,但仍担忧关税对其美国代理商造成影响。

浙江出口商李桐(化名)是做滑板鞋、溜冰鞋外贸的。他表示,他的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比相对较大,订单本已在下滑。他悲观地表示,如果美国真的加征100%关税,对他将是“毁灭性的打击”。由于欧洲和东南亚市场体量较小,他对未来“不太乐观”,透露身边很多人现在是“在硬撑着”。

广交会内卷加剧:高门槛、高成本、低利润

尽管企业外部压力巨大,但广交会本身却设置了更高的参展和入场门槛,加剧了内卷。

多位接受大..;采访的人士证实,新政策规定参展助理不能再单独进场,必须与外国客户绑定。

深圳一位跨境电商参展者表示:“一个外国人只能绑定一个助理,一个翻译。”这极大限制了企业同时服务多位客户的能力。对于翻译人员,要求更加严苛。“翻译必须有翻译证书或者英语专业证书。”

办理证件费用高昂,300元的办证费,加上50元的工本费,让日常的商务接待成本直线上升。一位深圳参展者抱怨:一天花350元,还进不去。

除了对人员的限制,申请展位本身的难度也让许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广东深圳一位做家居的老板提到:“今年广交会需要公司交社保,申请的‘抬头’要和员工社保‘抬头’一样。”另一位外贸人士也提到,小企业很难进去了,他们的企业今年就无法参展。

浙江温州一家鞋厂老板透露,自己申请流程极其复杂且难以成功,因此选择找代理购买摊位。尽管如此,摊位价格也高得惊人:“一个摊位大概8万左右,还得带5000的(费用)。”

这位鞋厂老板表示,代理多是利用“关系”拿到别人不要的摊位,这也间接说明了正规申请渠道的拥堵和困难。

即使克服了入场门槛,来到现场的参展商依然要面对市场的严峻考验。

深圳一位外贸行业人士坦言,当前广交会“非常内卷,价格压得很低,因为竞争大,客户少”。为了抢夺有限的订单,企业被迫陷入价格战泥潭,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尽管广州一家沙滩摩托车厂商表示现场“人是有”,但能否成交仍是未知数,且他们观察到:“欧美的(厂商)很少很少的。”暗示传统的高价值订单客户群正在减少,或者采购更为谨慎。

前述卢女士表示,当前中国经济不好,外贸不好,内贸也不好,就是自己卷自己,没办法。她透露,供应商被迫“用差一点的原料”来降低成本,以应对终端消费者降级消费带来的持续价格压力。终端消费者都在降级消费,买不起东西,所以都在压价格。电商的兴起,恶意竞争,价格更加透明,所以国内更加内卷。

专家警示:关税将带来断崖式冲击与债务恶化

旅美经济学者黄大卫对美国若对中国实施100%极端关税可能造成的“断崖式”冲击,以及中国企业转向新市场的局限性进行了全面且悲观的分析。

1. 断崖式冲击:中小企业将被压垮

黄大卫认为,100% 关税意味着业务无法开展,将导致中国出口生意受到直接且致命的“断崖式”打击。

冲击主体:大量高度依赖美国市场、利润率低、杠杆高的中小企业将大幅退出市场甚至倒闭。

利润侵蚀:就算部分产品仍能出口,也必须大幅降价以抵消关税成本,利润被进一步侵蚀。

2. 结构性后果:民营经济受压与社会动荡

若失去美国市场将带来深刻的国内结构性影响和社会问题:民营经济将受压——只有资本雄厚、规模大或有政府津贴的企业才能存活,导致行业集中度增加,民营经济进一步受到打压。

社会不稳定——出口密集型地区将面临大规模失业,经济活力大幅减弱,对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债务危机恶化——政府被迫再度介入增加财政支出稳定局面,将导致地方和中央的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

3. 对冲策略的局限性

黄大卫指出,企业转向欧洲和新兴市场是面对生存考验必须采取的对冲策略,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生产危机。原因包括:新市场的购买力与信用风险不如美国,且在新兴市场开展业务涉及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因素。

黄大卫还提到了中共潜在的反制手段,试图对川普政府施加压力。但他认为,尽管中共有反制筹码,中美之间还没到全面开战的地步,但部分行业已经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9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7%,印证了市场下滑趋势的持续。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记者方晓、易如、顾晓华采访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020/2293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