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腿疼别硬撑!可能是血管在 “拉警报”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走路腿疼别硬撑!可能是血管在 “拉警报”

很多人走路时会突然腿疼,总觉得是“缺钙”“关节不好”,休息一会儿不疼了就不当回事。可实际上,走路腿疼可能是下肢血管淤堵的信号——当血管无法给腿部输送足够的血液时,一运动就会因缺氧而疼痛,医学上叫“间歇性跛行”。想要护好下肢血管,就得先明白哪些行为在伤血管、看清身体的异常信号,再用科学的方法调理和预防。

一、这些“伤腿”的习惯,正在堵你的血管

日常很多不经意的习惯,都在悄悄伤害下肢血管。比如有些人喜欢长时间翘二郎腿,会压迫腿部血管,让血液流动受阻,时间长了血管会失去弹性;还有人穿紧身裤、高跟鞋,尤其是紧身裤,会紧紧裹住腿部,影响静脉血液回流,慢慢导致血管淤堵;另外,有些人年纪大了就不爱动,天天坐在椅子上,下肢血液流动变慢,容易形成血栓,走路时自然会疼;甚至有人饮食不注意,顿顿吃高脂肪食物,比如红烧肉、油炸食品,脂肪会堆积在血管壁上,让下肢血管变窄,血液送不到腿部肌肉,一走路就会疼。

二、除了走路疼,这些“腿信号”也要警惕

下肢血管淤堵时,身体会发出很多信号,不止走路疼。如果发现腿部皮肤颜色变深,尤其是脚踝处,变成暗红色或紫色,可能是血管堵了,血液淤积在下肢;有些人会觉得腿又胀又沉,按压小腿时会出现凹陷,半天弹不回来,这是下肢静脉血管淤堵的表现;更要注意的是,若脚趾甲变厚、变脆,甚至出现溃疡,长时间不愈合,可能是血管堵得很严重,腿部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和营养,已经出现了损伤;另外,晚上睡觉时腿会抽筋,尤其是小腿,也可能和血管淤堵有关,别只当成“缺钙”来补。

三、中西结合调理,让下肢血管“通起来”

面对下肢血管淤堵引起的走路腿疼,中西结合调理能更有效。西医会通过检查(如下肢血管超声、CT血管造影),明确血管堵塞的位置和程度,再用药物治疗,比如用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栓扩大,必要时通过手术(如放支架)打通堵塞的血管;中医则会从“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入手,可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使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功效的中药成分药物,比如丹红注射液等,同时搭配中药泡脚、穴位按摩等方法,缓解腿部疼痛和肿胀。这种“内外结合”的方式,既能快速减轻不适,又能从根源上调理血管,让下肢血液顺畅流动。

四、做好这些事,护好你的“腿血管”

想要远离下肢血管淤堵,日常养护很关键。首先要改掉翘二郎腿、穿紧身裤的习惯,选择宽松舒适的裤子和鞋子,给腿部血管足够的空间;其次要适量运动,比如每天散步30分钟,速度以不疼为宜,通过运动促进下肢血液流动,但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一下;饮食上,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多吃洋葱、木耳、芹菜等能清理血管的食物,帮助减少血管壁上的脂肪堆积;还要注意腿部保暖,避免受凉,因为寒冷会让血管收缩,加重淤堵;定期体检,尤其是中老年人、“三高”人群,每年查一次下肢血管超声,早发现问题早调理,让下肢血管一直保持通畅。

走路腿疼别硬撑,更别当成小问题忽视。及时改掉伤血管的习惯,读懂腿部的异常信号,用科学的生活方式与必要医学干预,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丹红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药物辅助调理,能够更有效地维护血管健康,才能让下肢血管通畅,走路不疼,双腿更有劲儿,身体也更健康。

责任编辑: 叶净寒  来源:张公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019/2293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