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巍:你了解川普的七种行动逻辑吗-附 Mark Halperin评论译文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言论 > 正文
杨大巍:你了解川普的七种行动逻辑吗-附 Mark Halperin评论译文
作者:
他的行为逻辑我有相当的把握。今年四月的贸易战与股市走势,正如我所预言般发展。这并非侥幸,而是源于对他性格深处那种“以冲突为动力、以混乱为秩序”的本能的理解。 在众多评论者中,马克·哈珀林是少数让我真正敬佩的新闻人。他既不是川普的追随者,也不是那种机械反射式的反川派。他的评论总能穿透表象,直抵川普行事的逻辑结构。他看见川普并非“偶然”成功,而是一个懂得利用混乱、误解与舆论能量的天生战略家。

第二:川普乐于模糊商业与外交的界限

批评者称之为腐败;支持者称之为协同。不管你怎么看,它确实在这次事件中提供了杠杆。

川普把世界当作一个分区混合使用的房地产项目。对他来说,这不是利益冲突,而是一种警示——这种商业模式是可行的,它为外交提供润滑。

他让一位房地产开发商负责中东事务。川普并不认为这存在冲突。对他而言,这是纵向与横向整合的结合——资本主义与治国术并行。

两者都依赖于认知、说服、互联,以及“随时可以退出交易”的威胁。

川普的哲学是:对手想要什么?找出来,然后给他们一个看起来像交易的东西。人们称那是《交易的艺术》。我称之为“幻术的艺术”。

外交官提供承诺,而川普提供的是共同利益项目——带酒水服务的外交。账单,总是用别人的货币支付。

他把别人指责他“太交易化”、“太商业化”,转化成有效的证明。因为有时候,正是交易化的方式,才能让外交交易达成。

第三:川普是出色的读人高手

他读“自我”的能力,就像一般总统读简报那样。中东以自尊、血统和面子著称,而川普在这三方面都游刃有余。

他不想看国务院报告,他想读懂现场气氛。这也是他常常亲自出席的原因——就像本周一样。他观察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判断对方需要什么——一张合影?一个被公开称为“有远见”的称号?还是在合影中显得更高一点?

如果你的姿态显得“需要感”太强,那么在川普的新闻稿中,你已经排到第二段了。

他喜欢像他一样积极进取的人。本周他在埃及活动中特别点名那些积极主动的人。也许他们是为和平而努力,也许他们想要商业许可。

川普把地缘政治当作选角过程。他总能找到那个愿意“演自己”的人。这让华盛顿困惑,他们认为依赖人性理解是操纵;而对川普而言,那是地缘政治素养。每一次会面对他来说都像第一次约会,他永远记得谁先眨眼。

川普去埃及,是为了读懂场面并敲定交易。

第四:川普不惧批评

这是他的超能力。没有哪位现代美国公众人物像他这样——被嘲笑、被弹劾、被起诉、被讽刺——却依然不断前行。

他的秘诀不是否认,而是消化。他吸收批评,把它代谢,然后继续前进。他把蔑视转化为资本,把愤怒转化为氧气。他是唯一一个能因为错误原因上热搜、却将其变成市场调研的人。

他被各种语言辱骂过,但他依旧前进。每一次侮辱对他而言都是一杯蛋白质奶昔,给他下一次与媒体或对手交锋提供燃料。

每天早晨,他浏览报道,想着:“他们还在谈我,那就说明我还赢着。”

这就是川普敌人永远不懂的炼金术。他们以为他玻璃心,其实他是打不死的小强。他吸收他们的愤怒并将其转化为光环。

他们谴责他,反而塑造了他。他成了自己一直想成为的人——即便作为总统——一个被拒绝入俱乐部、却又成了俱乐部领袖的反叛局外人。

第五:川普是战术模糊的高手

这次事件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知道清晰被高估,无论是在打扑克还是在谈判。

他的力量在于制造模糊,从不让人确切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虚的、他会做什么、他不会做什么。他讲话使用最高级,但这些词过于宽泛,反而形成保护盾。

每当川普说“这件事具有历史意义”时,外交官会问:“在哪种意义上?”他回答:“在最好的意义上。”他把战略当作保密协议——从不完全公开。

当你无法预测川普会做什么时,你就被迫顺从他。传统主义者认为那是混乱;对川普而言,那是“加了发条的筹码”。

传统外交家追求可预测性;川普不以一致性衡量可信度,而以混乱度来衡量。他要看能制造多少困惑,从而创造自己的威慑与激励。

川普的信条是:“让他们以为我可能会做。”这会让他们主动回电。这次确实如此。连对以色列一直敌视的欧洲人都突然想加入——他们飞到埃及,站在舞台上。

川普明白麦迪逊大道的规律:神秘感能卖货。沙特人、以色列人、卡塔尔人都明白,只要川普参与,游戏就在他的棋盘上。

他们全都出现了,因为他们不知道——如果不来,会发生什么。

第六:川普是时间与场面的掌控者

批评者说他太在乎表演。确实如此,但川普知道“表演才是一切”。他明白政治与娱乐已经合而为一。舞台就是治国之术。在社交媒体时代,标题才是历史的草稿。

当川普公布协议时,他确保灯光完美、背景庄严、掌声立刻响起。他不是在推出政策,而是在创造场景。

在以色列议会,在埃及的后续活动中,人们看到了那黄金时刻——几十年敌对的阵营第一次同框。他知道,只要能让世界停下十二秒滚屏,他就完成了一半谈判。

建制派仍未理解——人们不会记得细节,只会记得画面。在开幕式上,川普被世界领导人环绕,担任埃及的司仪。

他深知赢得新闻周期可能意味着赢得一个世纪。他把外交变成剧场,而批评者只能作为不情愿的观众坐在场内。

第七:叙事控制

川普知道,必须在事实定型前定义故事,因为谁先讲,谁就拥有事实。

每个总统都试图控制叙事,每个政治家都想掌控形象。但川普本身就是叙事。

十年来一直如此,他心知肚明。他不等历史学家来写,而是自己写电视字幕。他懂得:只要先定义故事,就能主导解释。

川普认为这种效果将持续——我们拭目以待——但至少现在如此。等分析师开始问“川普到底完成了什么”时,他已经在 Truth Social上发帖说“这是世纪交易,甚至是千年交易”。

川普不仅塑造叙事,还为叙事注册商标,把它变成自己的财产。他把认知当作知识产权。他知道人们不会记得细节,只会记得感受。

而全世界,甚至包括许多川普的批评者——包括那个给我写信的朋友——此刻的感受都很好。

这不是肤浅,而是媒体时代的物理定律:控制情绪的人就控制现实。

川普不以条约条文衡量成功,而以上镜时间衡量。谁先说话?谁最后总结?哪一张照片定义了时刻?他不为档案表演,而为全球记忆导演。

是的,他浮夸、无耻、缺乏细腻,但那个曾被讥讽“把外交当交易”的人,如今懂得如何让人感到比第一任期更好。

别人都失败了——尤其是他的前任乔·拜登——而川普,做成了。他不会熬夜读国务院电报,但他懂得如何区分信号与噪音。

他也许不讲细节政策,但他懂得权力的语法与节奏。他真的是自里根以来第一个完全明白,在世界舞台上,外交80%是表演,10%是运气,10%是把偶然当成计划的总统。

他让总统职位在本周成为一种后现代的舞台艺术——现实秀与现实政治的混合体。

掌声的节奏与条约附录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在所有混乱中,川普再次提醒世界:外交如同娱乐,关键在于谁获得第一个掌声、掌声能持续多久。

目前,这笔交易也许会破裂,但此刻,它无疑是川普与顾问们完成的非凡成就。

这不是靠权术,而靠掌声。而掌声属于他。他不是基辛格或乔治·凯南的学生。川普是自己的学生。

他把一生在商业、竞选、执政中学到的战术与策略,带到世界舞台,让那些研究历史的领导人,看着他用心爱的马克笔重写历史。

正如他所说:“这是一笔非凡的交易。”这不是偶然。你无需喜欢川普,但必须承认—他做到了别人没做到的事。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印象与逻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018/2292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