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大明侍卫》——美妙舞乐慷慨战歌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中国文化 > 正文
观《大明侍卫》——美妙舞乐慷慨战歌
作者:

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北征蒙古、平定安南,展示了强大的军威。诗人欧大任赋诗赞佩明军的良将精兵:“云中烽火照甘泉,羽林十万驰燕代。防胡但得飞将军,不用河南筑秦塞。”(《从军行》其三)

六百年后,神韵艺术团2019年制作的舞蹈《大明侍卫》再现了羽林军的勇猛威武,谱写了一支激情澎湃的古代战歌。

鼓声隆隆,长号雄浑。紧接着,琵琶琤琤、舒展的提琴、嘹亮的小号,渐次汇入,营造出肃杀紧张的军情氛围。

塞外,烽烟四起;城内,御前侍卫排出队列,摩拳擦掌。他们一袭白装,外罩蓝衣,肩披黄巾,腰束银色绵甲,个个英姿勃发。

随着乐曲的起伏,将士们不断变换队形,矫健利落。高难度的空翻和腾跃显出侍卫军人才济济;整齐划一的灵活进退则表现纪律严明、意志刚强。当旋律放缓时,悲壮中有深情,演员的身手更见舒展沉稳,释放内心的壮怀激烈;当节奏强劲时,壮士的脚步也随之加速,迸发护君主、扩疆土所向无敌之豪迈。舞乐交织,动人心魄,甚至令人不禁热泪盈眶。

神韵演出的每一个剧目都蕴含着宝贵的历史文化知识,并且引人向善。舞蹈、配乐、服装、布景所包括的丰富元素和设计细节值得细细探究和品味。

在视觉方面,其一,神韵独创的动态天幕乃是叙述故事背景的重要平台。《大明侍卫》的布景以蓝天、远山、烽火、要塞等勾画出戍边的情境,呼应宫中卫士的英勇无畏。

其二,演员的服饰以蓝白二色为主,明亮清爽,并无战争的沉重与压抑。此外,兵士戴黑帽、蹬黑靴,挂金色围巾,银色软甲滚绿边,橙带束腰。整体的色彩多元而谐调,主次分明,赏心悦目。

其三,编舞出色地展现了古典男子舞的技术特点,伴随乐曲塑造人物,同时兼顾阵形和技巧上的变化。例如,队列有横排、双排纵列和侧面双人对应,时有高低错落,有序有致。动作方面有单人、三人、五人及全体舞,而且演员跑位十分灵活,动中有变,动中还有动,新鲜感贯穿始终,令人目不暇接。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神韵艺术团总监D.F.先生为此舞创作乐曲,净弦配器,将西方管弦与琵琶和二胡完美结合。音乐分段落,分层次地展开叙事——初段奠定战事的基调,引出侍卫登场,中段铺陈人物内心情怀,再转向急促和强劲的高潮,最后以恢宏的强音收尾。有的片段带出鲜明的中国民乐色彩,而铜管、木管与提琴在下面衬托,中西合璧之完美令人称叹。

短短的三分半钟,一支中国古典舞汇聚了太多的精彩,反复观赏却还难以尽览个中美妙。明代侍卫的阳刚气概尽展军威国威,更引人向往五千年神传文化的辉煌绚丽。演员举手抬足间的那份坚定昂扬,对应着修炼人艺术家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心和热忱。这正是神韵演出无与伦比的全方位感染力之所在。

责任编辑: 吴莉亚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017/2292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