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人们觉得中美关系稳定下来了,在TikTok案上的谈判有突破,领导峰会也在酝酿。但一夜之间,中美贸易战似又重新开打,回到了熟悉的场景。特朗普10/10在Truth Social上发表了长帖,宣布美国将对中国所有产品征收100%关税,自11月1日起生效,同时要限制所有关键软件对中国的出口,以此作为对中方稀土限制的“报复”。特朗普在帖子里还生气地说:“剩下来的就是历史了”,意思是说,中国这是咎由自取,美股当即大跌。
中方的反制
让特朗普最恼火的是什么呢?是中国对美国的稀土反制。实际上,中国在十一假期之后,中方出台针对美国的两项主要反制措施,包括:1)稀土出口管制:10月9日,中国实施稀土及相关技术出口新限制,作为对美国实体清单更新的直接回应;该措施覆盖关键稀土元素(如钕、镝等),对美国的半导体、电动汽车、高科技及国防产业产生重大影响;2)航运反制:10月8日,中国修订《海商法》,为反制美国港口费用铺平法律道路;10月10日,中国宣布对等反制,自10月14日起对美国船舶征收特殊港口费;3)高通:10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因高通公司收购以色列汽车芯片设计公司Autotalks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依法对高通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当然,真正触动特朗普神经的,是中国扩大与升级稀土出口管制。中国这一招是“大杀器”,对美国是有“点穴”之功,是实实在在的“卡脖子”
9月马德里谈判以来,美国政府对中国一连串的“动作”
今年9月中美马德里轮贸易谈判以后,特朗普政府又新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贸易限制措施,包括实体清单扩展、对船舶收费、针对航空公司,以及针对中国企业购买伊朗石油等,违背了”休战“的承诺,加剧了贸易摩擦。这些政策包括:
1.技术出口管制覆盖范围的拓展
1)实体清单:美国商务部旗下的工业与安全域(BIS)多次更新实体清单,新增多家中国实体,以限制其获取美国技术、产品和服务,主要还是针对无人机、智慧技术及军民两用领域企业,具体而言,9月12日,BIS公布了32家新增实体,其中23家位于中国(生效日期同日);9月16日,进一步修订了实体清单,新增了中国境内11家实体。当时曾经有人解读这是马德里谈判时为了增添谈判筹码用的,实际上这就是BIS在按部就班地延续以往的政策逻辑。10月8日:BIS又新增了5家中国实体。
2)50%控股权规则“:2025年9月29日,BIS发布了规则,将”实体清单“管制扩大到原有实体控股50%的企业,就是对限制企业要穿透来看,只要企业的股东由受限实体直接或间接拥有50%或以上股权,就会自动被纳入技术出口管制措施的物件——哪怕这些附属公司没有被直接列入实体清单。这就大大拓宽了管制的覆盖范围,因为美国出口体系是“点名制”,企业不被点名就不会被严格限制,现在50%控股权新规就是“股权穿透”制,是对管制范围的极大扩展,而且肯定是针对中国企业;3)“红旗”规则:BIS要求,如果出口商知道自己的交易对手的股东里存在受限主体的话,就有进一步尽职调查和确认义务,确认其穿透持股比例是否达到50%,如果不做确认,就构成违规。这就极大增加了出口的合规成本,可以说也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封锁中国企业。
2.对中国船舶收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针对中国建造或运营的船舶征收特殊港口服务费,旨在减少对中国造船业的依赖并保护美国本土产业。该费将逐步上调,先按每净吨50美元收费。2026年增至80美元,2027年增至110美元,2028年增至140美元);对中国建造的船舶按每净吨18美元或每个集装箱120美元收费,取两者中的较高者收费(2028年分别增至33美元和250美元);对非美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滚装船)按每净吨14美元收费。该政策于10月7日左右宣布,自2025年10月14日起生效(首阶段费率)。
3.针对中国购买伊朗石油的政策10月9日美国财政部针对中国独立炼油厂(“茶壶炼厂”)和相关石油终端实施制裁,约100个自然人、实体和船舶被列入,包括山东金诚石化集团,还有在岚山港运营码头的中国日照实华原油遭到制裁。制裁涉及冻结其在美国境内的资产,禁止美国人与其交易,并限制美元融资。美国此举旨在切断伊朗石油通过中国市场的流通管道。这是美国今年针对伊朗石油贸易的第四轮制裁。
4.针对航空公司的政策:美国交通部(DOT)于10月9日提议禁止中国航空公司飞越俄罗斯领空执行中美航线航班,理由是中国航司利用俄空域获得“非公平”优势(如缩短飞行时间和燃料消耗)。如果该提议最终落地,禁令最快或于11月正式生效,并将迫使中国航司改道,大大增加运营成本。
中国商务部10/9宣布对稀土相关技术等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内容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两项关于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的公告,引发外媒热议。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中国的新限制措施类似于美国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出口管制体系,这正是美国用来阻止第三国向中国出口半导体相关产品的规则。
美国彭博社评价说,在美中即将再次坐下来面对面谈判之际,中国展示了其贸易影响力。
英国路透社说,除了发布两项关于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的公告外,中国当天还另外宣布了几项公告,不仅将几种新的稀土元素和数十件稀土加工装置列入出口管制清单,还涉及超硬材料、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等。英媒认为,这些措施对中国与美国贸易谈判来说很重要,将有助于增强中国的影响力。
美国《华尔街日报》分析称,在美西方国家努力建立起稀土产业链以减少对华依赖之际,中国的最新举措进一步扩大了对稀土供应链的控制。
根据中国商务部9日公布的新规,中方将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以及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金融时报》称,这意味着凡是含有中国稀土成分或采用中国稀土开采、冶炼、制磁技术生产的磁体,外国企业出口时都需获得中国批准。
中国商务部在公告中表示,部分境外组织和个人被发现“将原产于中国的稀土管制物项直接或者加工后再转移、提供给有关组织和个人,直接或间接用于军事等敏感领域”,为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并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中国“依法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实施管制”。
新规覆盖含有0.1%及以上中国重稀土成分的、由外国制造的稀土磁体和部分半导体材料,以及使用原产于中国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在境外生产的所列物项,这些物项将于12月1日起适用新规;对于所列的一些原产于中国的物项,即日起立即实施新规。
此外,对于大部分军事用途的出口许可,中国“原则上不予许可”。涉及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的出口申请,中方也将“逐案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