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财经媒体CNBC报道,在外商投资持续减少的背景下,中共正竭力试图吸引外资回流,但全球投资人对北京的诸多限制依然充满警惕,尤其是对资本流动的严控及政策缺乏透明度,使外资对中国市场信任度不断下降。
上周在新加坡举行的米尔肯研究院亚洲峰会(Milken Institute Asia Summit)成为外界观察中国投资氛围的窗口。多位与会专家指出,中共虽然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控制过度、不透明”是投资人最深的顾虑。香港交易所前行政总裁、“滴灌通”(Micro Connect)创办人李小加表示:“这是一个资本管制市场,北京通过剥夺储户资金自由流动的权利,让整个体系处于‘被保护’的状态。”
过去两年,中国出现创纪录的资本外逃,外资撤离速度达数十年来最高。房地产持续低迷、内需疲弱,加上中美关系恶化,使中共陷入通缩与信任危机。今年以来,中共高层,包括总理李强多次召开外资圆桌会议,承诺扩大开放、改善营商环境,试图扭转颓势。然而在峰会上,气氛依旧悲观。
耶鲁大学金融与创业学教授马松指出,投资人最大担忧是政策模糊与政府干预。外资仍处在一个监管密集、权力集中的体系中,尤其在科技与国防相关产业,国家背景的基金仍掌控主要资产。他强调:“外资很难看清哪些领域可进、哪些必须退出。”
Partners Capital合伙人亚当·华生(Adam Watson)亦表示,长期投资者无法承受这种不确定性:“若要承销新的私人投资,你必须能预见未来十年的政策方向,而中国的法律框架缺乏稳定性。”他透露,该公司已将中国市场曝险从2018年约占投资组合8%,降至2021年以来仅3%,理由是中共对私营部门的干预过深,加上缺乏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在外商投资不断减少的背景下,中国试图吸引外资回归,但关注中国投资机会的全球投资人仍对北京的诸多限制保持警惕,包括对资本流动的严格控制,以及缺乏政策的清晰度。(彭博资料照)
根据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中国净流入外国直接投资(FDI)从2021年的3340亿美元高峰暴跌为2024年的净流出1540亿美元,创下二十年来最糟纪录。中共商务部数据亦显示,截至2024年8月,外资流入比去年同期下降12.7%。
外资用脚投票,反映出在中共强势干预与制度不透明之下,中国早已失去市场经济的信任根基。无论政策如何包装,“资本自由”仍是北京体制中最被禁止触碰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