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复旦教授牵扯出600个假博士事件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鲜事 > 社会观察 > 正文
北大复旦教授牵扯出600个假博士事件
作者:
陈静评论文章——最近几天,中国大学及学术界可谓风声鹤唳。自原北大教授陈春花“假学历”事件曝光以来,一场连锁反应席卷全国。事件不仅牵出复旦大学首席教授苏东水,还揭露了他在海外注册的“爱尔兰欧洲大学有限公司”。短短数日间,600多个假博士学位的黑幕浮出水面,涉及北大、复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知名学府。

中共体制下的学术崩坏:假学历丑闻揭露中国教育信任危机

陈静评论文章——最近几天,中国大学及学术界可谓风声鹤唳。自原北大教授陈春花“假学历”事件曝光以来,一场连锁反应席卷全国。事件不仅牵出复旦大学首席教授苏东水,还揭露了他在海外注册的“爱尔兰欧洲大学有限公司”。短短数日间,600多个假博士学位的黑幕浮出水面,涉及北大、复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知名学府。中共体制下的学术腐败与虚伪文化,由此被彻底撕开。

一、陈春花事件:华为“撕破假面”的第一击

事件起于华为公司的一纸声明——公开否认与“北大教授陈春花”存在任何合作关系。此举立即引发舆论风暴,也揭开了她学历造假的序幕。北大随即宣布“解除合同”,但更大的爆炸点在于:陈春花的“博士学位”竟出自一所名为“爱尔兰欧洲大学”的机构——该校既不被爱尔兰教育部承认,也不在欧洲高等教育名单之内,实为“野鸡大学”。

二、复旦教授苏东水:学术泰斗操盘假博士工厂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所“爱尔兰欧洲大学”的创办人,竟是复旦大学首席教授苏东水——中共体制内公认的“管理学权威”。他是复旦管理学科奠基人之一,2018年获“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在中共学术体系中地位显赫。

但事实曝光后,人们发现苏东水早在爱尔兰注册了一家名为“爱尔兰欧洲大学有限公司”的私人公司,并通过国内“东华国际人才学院”进行招生,该学院的院长正是其子苏宗伟。学生缴纳数万元人民币,即可获得硕士或博士文凭。十多年间,这对“父子档”共颁发600余张假博士学位证书,学员包括企业家、官员、乃至高校教师。

三、假学历链条的“中共逻辑”

这一荒诞现象并非偶然,而是中共体制下社会病态的反映。中共长期以“政治指标”和“体制内晋升”为导向,学术与行政权力深度捆绑,使得文凭成为升迁、致富、获权的通行证。博士头衔不仅象征学术地位,更是仕途与利益的跳板。

在这样的结构中,“假文凭”成为权力寻租的产物。“外国名校”被包装成镀金工具,学术诚信早被抛诸脑后。苏东水父子的操作之所以畅行无阻,正是因为中共体制鼓励形式主义与假象崇拜。

四、塌方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个体制的信任

从北大的陈春花到复旦的苏东水,再到数百名“博士买家”,这已不只是个别教授的腐败,而是中共治下高等教育体系的整体崩坏。当“教授”变成商人、“学术”变成生意、“博士”变成商品,教育的灵魂早已被出卖。

古代中国曾以“学而优则仕”为荣,而今日中共社会却把“读书”异化为造假与投机的手段。学者追逐头衔与兼职费,大学追逐排名与利益,真知灼见反被视为“无用”。这场假学历风暴揭露的,不只是个人堕落,更是制度的败坏。

原北大教授陈春花。(网络图片)

 

五、假象之下的真问题:中共体制的“假、恶、斗”

有人以为学术腐败只是个别道德问题,然而根源在于中共的政治文化。中共体制的本质是“假、恶、斗”:以谎言维系权力,以斗争巩固统治。在这样的环境里,真话被压制、假象被奖赏,造假反而成为“生存智慧”。从政治到学术,从官场到校园,“假学历”只是这一体制病灶的一个缩影。

当体制奖励虚伪、惩罚诚实,造假就不再是个人选择,而成为集体共谋。所谓“教授”“博士”“学府”,只不过是镀金的幌子。中共体制的虚伪本质,使得教育早已沦为政治工具与利益舞台。

教育的根本是诚信,而中共最缺的,恰恰就是这一点。没有诚信,再辉煌的校园也是空壳;没有真理,再高的头衔只是幻梦。中共体制下的学术界,早已不是照镜子的问题,而是是否还有“灵魂”的问题——而答案,令人绝望。

责任编辑: 李冬琪  来源:阿波罗网李冬琪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008/2288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