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娃开冰箱瞬间爆炸!脸上缝了38针!这个东西放冰箱堪比“炸弹”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6岁娃开冰箱瞬间爆炸!脸上缝了38针!这个东西放冰箱堪比“炸弹”

你敢让孩子独自去冰箱拿饮料吗?

一位6岁的小男孩,仅仅是从冰箱里拿出一罐可乐,打开的一瞬间,砰的一声巨响,像鞭炮炸响在厨房,结果——

他的脸,被炸裂的拉环划破,血喷出来那一刻,父母的心都要裂开了,最后整整缝了38针,里里外外,医生说:“还好没伤到眼睛,否则后果不可想象……”

这个看似离奇的事故,并不是特例,而是很多家庭都潜藏着的“冰箱危机”。

01

你以为这只是一个倒霉家庭的个例?错了。你家冰箱里现在就可能藏着几个“会爆炸的家伙”。而你可能根本没意识到!

✅碳酸饮料、啤酒这类“压力瓶”,最容易出事!

冷冻后的可乐,不是“变凉了”,是“变疯了”。

液体遇冷会膨胀,二氧化碳受压变得异常暴躁,当你一拉环,瞬间气压释放,就像手榴弹拉了引线!你根本没法预判,它哪一秒爆炸,也不知道哪一秒,它会伤到谁!

我曾经看过一个实验:把三罐冷冻后的可乐放在桌上,引爆时,能把3毫米厚的木板直接打穿!你想想这威力,打在小孩脸上,那得多可怕?

更别提一些人夏天喜欢把啤酒冻着喝,摇一摇再喝一口,这就是在跟生命玩俄罗斯轮盘。

✅你知道干冰放进冰箱,能炸飞冰箱门吗?

有一次贵州一位哥们吃火锅剩下几块干冰,怕浪费就装瓶放冷冻室,想着“反正够冷能保存”。结果第二天凌晨,冰箱里发出一声巨响,冰箱门整个被掀飞,厨房门窗都震得哐哐响!

原理其实很简单:干冰升华,会变成比原来体积大数百倍的气体,密闭空间一撑,轰的一声,炸了!

你可能会想:“我又不放干冰”。但你有没有点过冰淇淋蛋糕?有没有买过生鲜冷链?里面经常带着干冰保鲜,很多人顺手就塞进了冰箱,谁能想到这点小疏忽差点酿大祸!

✅玻璃瓶装酱料/罐头/饮料,也有“杀伤力”

有些人习惯把未吃完的酸奶、啤酒、自酿梅子酒直接放回冷冻室,想等下次再喝冰凉一点。

可你知道吗?液体冻起来是会膨胀的,玻璃却没法跟着变形,膨胀压力一旦超过承受力,碎裂只是时间问题。

更可怕的是有些罐头,开封后细菌发酵,内部产气,再进冷冻......气体压力叠加+温度变化,简直就是双倍BUFF加持的爆炸套餐

02

冰箱是家里的“食物守卫者”,也可能是“家庭炸弹引线”!夏天要尤其注意以下几件事:

✅合理分区存放,不是什么都能往冰箱里塞!

冷冻室:只适合装密封好的肉类、速冻饺子、熟食残羹。严禁放碳酸饮料、玻璃瓶、自制果酒这些会炸的东西!

冷藏室:饮料可以放,但要立着放,不能躺着,更不能摇晃后立刻开瓶!含酒精的东西(比如喷雾、花露水)也不能放,它们在冰箱电路有火花的时候可能直接“点爆”。

门架区:不适合放鸡蛋、牛奶这些怕温差的食品。门开开关关,温度波动大,容易变质。

✅最最重要的是:教孩子正确用冰箱,不然我们家长真的顾不过来!

告诉他们不要随便拉高处的物品,冰箱掉下来怎么办?

告诉他们别把冰箱当“挖宝箱”反复开关,压缩机坏了花大钱都修不好;

更不能让他们用手抠冰箱里的霜块,看着好玩,冻伤一个指头也就三秒的事儿!

一个看似无害的举动,可能就藏着一个家庭的噩梦开关。

所以别再觉得“这事离我很远”,也别把“放冷冻一会儿更凉快”当成习惯。这个夏天,请你和我一起,重新认识家里的冰箱。

它可以是守护全家的粮仓,也可以在一瞬间,成为我们后悔一生的“炸弹引线”。因为真正的安全,是靠彼此提醒守护出来的。你说对吗?

责任编辑: 叶净寒  来源: 全能辣妈plus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005/2286633.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