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个月内,在英港人于伦敦共发起六次大型集会;9.28下午一时半,再次有逾千名在英港人游行示威,纪念雨伞运动11周年、反对中国在伦敦建超级大使馆。筹办人之一、前湾仔区区议员张嘉莉指,对多人参与感鼓舞;有在英港人特意从曼彻斯特到伦敦参与集会,亦有家长带来年幼女儿和新生婴儿出席。游行期间,不少人高举被逼停运的《苹果日报》在2019时设计,写有“撑自由,反恶法”、“送中恶法”等的黄伞。
参与活动人士在香港驻伦敦经济贸易办事处外集合,不少人手持黄色雨伞。
英国时间9.28下午一时半,在英港人于香港驻伦敦经济贸易办事处外集合,随后沿托特咸阁路(Tottenham Road)及查宁阁路(Charing Cross Road)游行,途经伦敦市中心多个地标,如李斯特广场(Leicester Square)、唐人街(Chinatown)、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国家美术馆(The National Gallery)等,终点在英国政府总部白厅(Whitehall)外集会。
游行主题为纪念雨伞运动11周年,以及反对中方建超级大使馆计划。
筹办人张嘉莉:消息指大使馆改建10月底前有定案
筹办人之一、前湾仔区区议员张嘉莉表示,只相隔一个多月举办游行集会仍保持逾1,500人参与实属鼓舞,“本来会担心星期日,加上今天是香港电影节(英国)的闭幕日,而周一大家需要工作,住在相对远离伦敦的朋友们会比较难出来支持,但今天的游行与集会仍能凝聚一定数量的群众,个人觉得属十分鼓舞。”
英国政府原计划10月21日前宣布大使馆改建计划决定,惟原定由已辞任的前副首相及房屋大臣韦雅兰(Angela Rayner)作最终决定,目前通过与否、会否如期公布仍属未知之数。张嘉莉表示据她所得的消息,计划会在10月底或之前有定案,“现时的英国房屋、社区暨地方政府事务部(Ministry of Housing, Commun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表示他们不会再退让,会在10月21日或之前宣布(计划)情况。”
前湾仔区区议员张嘉莉是集会与游行筹办人之一,她对多人参与感鼓舞。
来回10小时参与:站出来是对政权的反抗
在香港驻伦敦经济贸易办事处外撑起黄伞、年约50多岁的 W女士与 M先生已参与过五次伦敦的大型集会,每次都是从曼彻斯特(Manchester)前往,车程历五个多小时,为今次游行更特意提早前一晚到伦敦。W女士认为仍有机会参与游行表达诉求非常重要,“我想我们特地下来伦敦,主要都是反对中国超级可大使馆,当然其他(议题)也有的,我觉得大家站出来不只是(提出)诉求,而是对这个(中国)政权的反抗”。
W女士(左)和 M先生(右)每次都从曼彻斯特(Manchester)参与集会,单车程便要五个多小时。
她又指,因政治因素而身陷囹圄的香港人不断增加,“无数不应该在监狱里的人仍在狱中,除了反对这个领事馆外,另一个就是游行期间我们会有些口号,都会有提到黎智英(Jimmy Lai)这些不应该在狱里的人,希望我们可以用仅有的渠道(向中国)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