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示意图。(Shutterstock)
深圳水贝市场黄金料商粤宝鑫的老板,以40倍高杠杆场外对赌暴雷后失联,疑已卷款潜逃。大量上下游中小商户遭受重大损失,累计涉案金额或超千万元(人民币,下同)。
深圳水贝市场黄金料商粤宝鑫贵金属有限公司(下称“粤宝鑫”),近日突然宣布关闭门店停止营业,公司法人则与外界失去一切联系,疑似已卷款“跑路”。
网络社交平台上传出的聊天截图显示,9月13日凌晨1点,粤宝鑫一名王姓高管在内部群通知称,“因公司银行卡冻结且法人失联,无法正常运营”;凌晨4点,该公司部分针对黄金客户的对接群被解散。9月13日粤宝鑫门店即关门停业,法人及工作人员都联系不上。
天眼查APP讯息显示,粤宝鑫成立于2023年8月,主营黄金及珠宝首饰销售、批发、回收、加工等业务。
综合《经济观察报》等中国媒体的报导,“粤宝鑫”长期以来采购黄金原料后向众多下游商户供货。而目前业内常见的交易方式是“先支付定金,再提货”,因此粤鑫宝老板“跑路”,导致大批与这家公司有生意往来的商户无法提取货款与黄金原料而损失惨重。其中,许昌胖东来天使城内一金店价值约90万元的黄金委托粤宝鑫提纯,也在这次事件中被卷走。
有商户告诉陆媒,粤宝鑫的维权群内已有逾300人,目前人数仍在持续增长,从群内接龙可以看到,商户损失大多在万元以上。最近几天有大量受害者前往公安部门报警登记,警方目前已立案调查。
更有知情人士向陆媒透露,粤鑫宝老板的突然失联,或与水贝市场上已存在多年的黄金料商交易模式——“私盘对赌”有关。而且此次事件波及的范围不仅限于深圳当地的商户,一些外地的金店、供应商、黄金回收商也牵涉其中。
多位水贝资深的黄金从业者受访时告诉陆媒,在水贝市场的“预定价交易”模式中,“料商”扮演的角色实际上是“庄家”。
这种交易的基本操作方式是:下游黄金制造销售商仅需向“料商”支付相当于黄金实际价格约2.4%至3%的定金,就能锁定金价。有时买方仅需预付20元,就能锁定1克黄金的价格。一般而言,双方需在下单日起7日完成交易。到了双方约定的交易日期,不论金价是上涨还是下跌,卖方都会按照“锁定”时的原价交付。
据业内商家介绍,一般情况下,在现货市场有客户下单锁价后,黄金料商会同步在期货市场买入一份同等数量的黄金合约用于“对冲”。如此一来,未来如果金价上涨,即便现货上亏损,料商也能通过期货市场上的盈利抵消。但是,有部分料商选择了另一条路,借机变相进行做空或做多的交易。
以做空交易为例:客户在某个价位“锁价”后下定金,料商如果预估金价会下跌,就不会实时购入对应价格的黄金交货,而是放“空仓”,等交货时再购买更低价的黄金交付给客户。如果黄金的价格真的按预期下跌了,料商就可以从交易中获得差价盈利;但如果价格大幅走高,料商就会面临大额亏损。
陆媒第一财经获得的一份粤宝鑫贵金属货料购销协议显示,粤宝鑫所从事的货物销售与货物回购两方面的业务,均可采取这种“锁价”方式进行交易。
有水贝黄金从业者称,这种对赌性质的交易方式,现在已经成为黄金商户乃至公众买金时“普遍流行的交易手法”。而近期有很多人在“赌行情”,赌的是金价会跌,而当金价持续不断保持单边上涨行情,这场“赌跌”的游戏就会暴雷。
一名水贝黄金销售店铺店主告诉陆媒,在现货交易中,如果上游供货方已向粤宝鑫发货,但货款尚未结算,或者下游的商户已支付定金预购黄金,但尚未提货,那么一旦作为“庄家”的料商跑路,上下游的商家都会遭受资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