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杭州市余杭区闲林街道办事处发布情况通报。
一名女子在进入闲林中路附近空地时,不慎接触废弃氢氟酸中毒,送医后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事件发生后随即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聚焦同一个问题:具有强腐蚀性、理应被严格管理的氢氟酸,究竟为何会出现在城市空地?
一滴就可能致命,此前多为工厂泄漏事故
氢氟酸是一种高度危险的、对生物组织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无机酸,文献报道,氢氟酸已成为引起化学烧伤的最常见的3种物质之一,而且是引起化学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1]
高浓度的氢氟酸,一滴都可能致命。
氢氟酸具有极强的组织穿透性,很容易经过皮肤和呼吸道等途径进行吸收,短时间内即可穿透皮肤全层,当氟离子被迅速吸收进入组织及血液循环,可造成局部组织剧烈疼痛和进行性坏死,严重者可发生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造成患者死亡。[2]
作为工业制造常用材料,此前已报道多次氢氟酸泄漏事故。
如2004年,浙江某工厂发生了一起剧毒氢氟酸泄漏事故,一名员工当场被危险化学品灼伤,送医院急救,其他一些吸入有毒气体的员工也被送往就近的医院治疗[3]。又如2012年,韩国一化工厂发生爆炸,大约8吨氢氟酸泄漏,造成5名工人死亡[4]。
但不难看出,大部分报道均为工厂泄露,很少出现生活场景的个例致死。
那么,出现在城市空地的氢氟酸,到底来自哪里?
根据国家标准文件《GB/T7744-2023工业氢氟酸》,氢氟酸主要用于生产精细氟化工产品、特种金属冶炼、炼油催化剂、原子能、核工业、氟化物、冶金、玻璃、矿山、石油开采及金属表面处理等行业。[5]
但在社交媒体上,有不少人将氢氟酸视作一种“清洁偏方”,将其用于玻璃、集成灶的清洁。
部分购物平台显示,0.5%浓度的氢氟酸溶液可以被轻易买到,有商家甚至标注“现配现发”。
但即便看似浓度很低,实际上,即使氢氟酸的浓度仅为0.5%,一旦接触时间超过15分钟或暴露面积超过一个手掌大小(约为体表面积的2.5%),仍然可能导致组织坏死,甚至诱发低钙血症、心律失常等系统性中毒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6]
很多人不知道,只要是氢氟酸,就属于危化品。
在中国,也根本不存在“低浓度就随便买卖或使用”的合法途径。“氢氟酸不到一克纯品就能杀死人,容易通过皮肤吸收,低浓度也很危险。不分浓度,都是要监管的。”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孙亚飞强调。
应“双人双锁”的氢氟酸,不用身份登记就能买到
在丁香园评论区,有读者提到,当事人在一片拆迁后的废墟地里散步时接触到氢氟酸。
尽管尚不清楚究竟是氢氟酸贮藏不当,还是废液被随意丢弃,但无论哪种情况,我国都已有相关管理条例及法律规定。
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将“危险化学品”定义为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氢氟酸显然符合这一定义。
《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以下统称专用仓库)内,并由专人负责管理。《条例》还规定,个人不得购买剧毒化学品(属于剧毒化学品的农药除外)和易制爆危险化学品。
但与条例相反,氢氟酸的购买不仅不算困难,如果走网购的途径,甚至不需要提供身份证明。
此外,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版)》,使用氢氟酸进行蚀刻产生的废蚀刻液,或氢氟酸生产、配制过程中产生的废酸及酸渣,均属于危险废物。
而根据《GB18597-2023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点应具有固定的区域边界,并应采取与其他区域进行隔离的措施。贮存设施应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防止无关人员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