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多地的四家国有资产公司正在集中出售大量房产、商铺和车位,总价值达数千万元(人民币,下同)。业界分析指出,此举是地方国企在面临流动性压力和偿债挑战下,为快速回笼资金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四家国企集中卖房 交易要求高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导,此次挂牌的房源类型多样,既有全新的住宅,也有空置多年的旧店铺。在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官网搜索“烟台业达国际人才集团有限公司”发现,该公司有数十套位于烟台市开发区瑞玺小区、乐橙小区、农贸市场的房产及配套车位正在挂牌转让,挂牌截止日期为9月12日至18日不等。
其中,乐橙小区的8套房产中,挂牌总价为1646.8万元。每套房产报名需缴纳五十余万元保证金,产证齐全,转让要求是“一次性付款”。
9月12日,烟台业达国际人才集团有限公司一名负责人介绍:“公司向开发商买的一栋住宅楼,现在将其中一部分房产当作闲置资产处置。”
烟台业达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转让烟台经济开发区晨光、旭日等小区98套住宅以及部分沿街商铺,住宅挂牌价每套在70万元左右,少数户型价格在40万元左右。
临清中洲投资也在转让旗下位于临清市五里庄小区20套门营房,每套房产的挂牌价格在60万元左右。中洲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一人士表示,涉及转让的店铺未能办理房产证,空置了十几年,所以才公开挂牌出售。
此外,淄博高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则在转让天津普罗旺斯工业园区内建筑物、构筑物、土地使用权,转让底价约为1.74亿元。
上述四家公司均为当地国资企业。
“安全”资产 但瑕疵仍在
上述国企集中转让的房源,质量是否有保障?受访业内人士认为,地方国资处置的房产权属清晰,且要求完成确权、评估以及系统备案,产权纠纷概率低。不过,此类房产的交易流程长,多数标的“带现状、不带租约”或“带租约不承诺清退”,装修、维修成本需要由买方承担。房源“安全但瑕疵可见”,购房者需做好尽调,看清税费及租约再决定是否出手。
山东产权交易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这类国有资产需要按照相关政策提供材料,并进行审核才能公开挂牌,受让人摘牌之后,也会有专人对接双方签订转让合同。
缓解债务压力 寻求现金流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指出,地方国企集中卖房并非偶然。在房地产市场下行与地方政府“化债”任务的双重压力下,这些企业的短期偿债压力骤增。出售存量房产是其在短期内补充现金流,以应对到期债务、保障基建和民生项目支出的重要手段。
烟台业达城发的债券年报显示,2024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29亿元,同比减少5.34亿元;净利润约为2.01亿元,同比增加2400万元。截至2024年底,公司的货币资金总额为14.71亿元,而短期负债达到35.94亿元。
此次山东国企卖房潮之前,去年6月,广州产权交易所上的国企二手房挂牌数量达到183套,创年内单月新高。这些房源涉及17家国企。
2023年9月,北京市朝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也曾宣布转让154套住宅。
这反映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地方政府与其附属企业正普遍面临财政与资金挑战,并积极寻求资产处置来应对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