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股价跳水背后 股权激励引爆市场担忧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顺丰股价跳水背后 股权激励引爆市场担忧

图为顺丰速递快递员在北京一个居民区送件。(Wang Zhao / AFP)

中国快递巨头顺丰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其业绩向上,但是市场却不买账。其股价自8月下旬急转直下,截至9月12日收盘,市值已蒸发超过300亿元(人民币,下同)。这一反常现象背后的原因,引发了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顺丰业绩质量隐忧

顺丰股价从8月29日跳水下跌,跌势持续至9月12日收盘,市值已蒸发超300亿元。

8月28日晚间,顺丰公布半年报,营收同比增长9.26%至1468.58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37%至57.38亿元。

不过,盈利增长并没能带动市场信心。次日开盘,顺丰股价快速跳水。9月12日之前的11个交易日中,其累计跌幅近14%,

这不禁令人好奇,顺丰到底怎么了?

《中国新闻周刊》9月13日的报导中引述多位行业分析人士的观点,认为顺丰股价下跌的直接原因归结为两大业务层面的隐忧,这让投资者对其财报的“亮眼”数据产生了质疑。

核心业务:深陷价格战泥潭

从宏观数据来看,快递市场“量增价跌”已是常态。根据中共国家邮政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虽增长近两成,但单票平均收入却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7%。如果将时间拉得更长,当前的票均价格已不足2007年(平均单票价格28.6元)的零头。

作为行业龙头,顺丰也难以独善其身。其单票收入持续下滑,今年7月已降至每票13.55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超过14%。这显示其核心速运业务的盈利能力正在承压。而在2018年,顺丰的票均收入为23.18元。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分析指出,虽然顺丰的归母净利润看似增长了19.37%,但剔除一次性损益后的扣非净利润增速却远低于市场预期,第二季度更是仅有3.46%。这清晰地揭示,其核心主业的盈利能力正在下滑。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也认为,顺丰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处置子公司带来的投资收益,这让其主业的盈利品质显得并不那么强劲。

新兴业务:持续亏损的“拖油瓶”

除了核心业务的挑战,顺丰在速运物流之外的新兴业务,也还没有真正“支棱起来”。尤其是其供应链及国际业务,虽然上半年贡献了340多亿元的营收,但仍未扭亏为盈,亏损约2.96亿元。财经人士屈放说,海外业务仍处于“烧钱阶段”,这也成为拖累股价的重要不利因素。

顺丰盈利能力承压,从毛利率的变化上亦可见一斑。今年上半年,顺丰的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6%至13.22%,第二季度单季更是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归根结底,投资者在意的是对未来增长质量的疑虑。“若价格战持续且国际业务拖累加剧,顺丰的市值可能会进一步缩水。”柏文喜判断。

分析:深层原因是股权计划引爆市场担忧

在多重业务挑战之下,顺丰近期公布的一项“共同成长”持股计划,则被刘春生等分析人士视为引爆股价暴跌的重要诱因。

这项长期激励计划由顺丰董事长王卫的控股公司无偿捐赠,总价值近百亿元,激励对象涵盖了从高管到基层收派员的核心骨干。从表面看,这似乎是一个对公司长期发展有利的安排,但市场的解读却截然不同。

主要争议点在于,该计划的行权条件过于宽松,其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目标仅为“年度净利润增长率为正”。柏文喜对此表示,由于员工无需出资且门槛极低,该计划被质疑为“福利”而非“激励”,这可能导致员工滋生“躺赢”心态,难以真正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同时,这项慷慨的赠予也可能给股东利益带来冲击,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公司治理和未来增长品质的担忧。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915/2277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