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尼泊尔一夜变天的启示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好文 > 正文
袁斌:尼泊尔一夜变天的启示
作者:
尼共奥利政权的坍塌,让人联想到2010年的突尼斯“茉莉花革命”。当时,导火索仅仅是一个小贩的自焚,却点燃了全社会的愤怒,最终引发阿拉伯世界的连锁剧变。同样,1989年的东欧剧变中,罗马尼亚独裁者齐奥塞斯库看似稳固的统治,也在几天之内土崩瓦解。这些案例都说明:极权政权并不像外表那样牢不可破,而是像干枯的树干——看似粗壮,却经不起烈火。

Protesters gather at the Singha Durbar, the main administrative building for the Nepal government, in Kathmandu on September9,2025, a day after a police crackdown on demonstrations over social media prohibitions and corruption by the government. Nepali youth protesters set fire to parliament on September9 as the veteran prime minister obeyed furious crowds to quit, a day after one of the deadliest crackdowns in years in which at least19 people were killed.(Photo by Prabin RANABHAT/ AFP)(Photo by PRABIN RANABHAT/AFP via Getty Images)

9月8日,尼泊尔爆发了震惊世界的“Z世代示威”。

最初,民众走上街头,是为了反对政府封杀社交媒体,要求反腐。然而局势在短短两天内急转直下:抗议迅速蔓延全国,首都加德满都烽烟四起,政府大楼与国会被攻占,总理奥利被迫辞职,数名部长先后辞职甚至“逃亡”,执政的共产党政权在几乎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对世界而言,尼泊尔只是一个小国。但这场骤然的政局巨变,却释放出巨大的象征意义,尤其令北京如芒在背。

极权的脆断性:历史的共同规律

奥利政权的坍塌,让人联想到2010年的突尼斯“茉莉花革命”。当时,导火索仅仅是一个小贩的自焚,却点燃了全社会的愤怒,最终引发阿拉伯世界的连锁剧变。同样,1989年的东欧剧变中,罗马尼亚独裁者齐奥塞斯库看似稳固的统治,也在几天之内土崩瓦解。

这些案例都说明:极权政权并不像外表那样牢不可破,而是像干枯的树干——看似粗壮,却经不起烈火。尼泊尔的“变天”,再次证明了极权体系的内在脆弱性。

民怨是火药,禁令是火星

尼泊尔“Z世代示威”的爆发,表面上是因为社交媒体禁令,实质却是长期压抑的民怨集中喷发。腐败、贫富差距、失业率高企、权贵子女的奢靡生活,早已让社会情绪逼近沸点。

当政权选择封杀社交媒体,以为可以堵住批评声浪,结果却恰恰点燃了火药桶。这与中国的白纸运动颇为相似:一张白纸,本是“无声”,却能瞬间撕破恐惧的屏障,激起全社会的共鸣。

军队立场是关键变量

面对民众的抗议,尼泊尔军队没有选择镇压,而是呼吁对话,这成为共产党政权快速倒塌的决定性因素。如同东欧剧变时,军队拒绝向民众开枪,是独裁政权瓦解的重要原因一样。

对中共来说,这一幕尤其触目惊心。中共总强调“党指挥枪”,但军队内部的派系斗争和权力裂痕早已公开化。一旦中国爆发大规模抗议,军队是否仍会像1989年那样服从命令,帮助政权血腥镇压,已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后阅兵效应”的讽刺

奥利政权倒台还有一个令人玩味的背景:他刚刚参加了北京的阅兵式,与习*近*平并肩出现。讽刺的是,不到一周,他就被推翻下台。网友戏称这是“死亡之握”的最新版本。

回顾历史,中共的“好朋友”似乎往往没有好下场:从苏联到东欧,从利比亚的卡扎菲到缅甸的军政府,极权政体一个接一个崩塌。如今奥利也加入了这个名单,所谓的“同志加兄弟”关系,实则是一种脆弱的抱团取暖。

带给中国的启示

尼泊尔的剧变向中国传递了至少三重启示:

第一,极权并非坚不可摧。表面强大的政权,也可能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第二,民意不可忽视。不论是白纸、微博话题,还是一张被删的帖子,都可能成为点燃火药桶的火星。

第三,不合作是力量。在无法形成组织化反抗的环境中,普通民众仍能通过“躺平”、拒绝配合、捂紧钱袋等方式来削弱政权的掌控。

尼泊尔一夜变天,让世界再次看见了自由的力量。它提醒人们,没有任何极权可以永恒,自由的风终将吹来。独裁者可能自以为稳坐江山,但历史的进程往往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转折。对中国民众而言,这既是震撼,也是希望。

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中共政权的土崩瓦解,也许就在一个偶发事件之后。”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912/2276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