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社保新规周一生效,不少企业通过裁员和劳力外包自救,但也有不少企业选择停业关门。
中国8月制造业PMI为49.4%,连续5个月萎缩。
中国14亿人人口的红利成就了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抖音等电商科技巨头,但现在支撑淘宝、拼多多“百货齐全、价格低廉”神话的供应链,正一条条断裂。
近日陆媒记者调查儿童救生衣造假事件时,牵出更多产品检验造假黑幕,其中内情让人细思极恐。
中国六大行发布中期业绩报告,不良贷款暴增,净息差创新低。
习*近*平把全国人押上赌桌,结果掉链子了。
近日中国红十字会被指控冒用“免费午餐”品牌进行募捐,引发舆论声讨。
中共蠢招生效!多处工厂选择关停
中国自明天起实施强制社保。9月1日起任何员工和雇主之间不缴社保的私下约定都无效,任何用人单位想逃避“缴社保”的责任,都可能被追责、罚款。
浙江义乌一间日用品工厂自去年下半年起,生意逐渐变差。老板陈平(化名)表示,这几年几乎没获利,收支总体持平,但8月颁布的社保新规成最后一根稻草,最后决定清退工人,关停工厂。
陈平表示,浙江的一些服装厂一般有300、400人,若被工人集体举报或强制补缴社保,对本就经营困难的小工厂而言是致命打击,“像缝纫工、包装工一般工资在人民币6000元左右(约842美元),缴社保肯定要降薪”。
在江苏经营纺织厂的刘宇(化名)表示,纺织业利润空间有限,再加上近年来国内外市场需求疲软、订单波动大。若按现行规定为员工全额缴纳社保,人工成本将占约70%,工厂生存会更加艰难。
在县城景区开饮料加盟店的一名老板表示,目前应对之策是不再请兼职员工,并削减几名正式员工,为剩下的3名员工缴纳社保,但需降薪300至500元(约42至70美元)。
另外,也有公司选择将聘请员工一事外包给人力公司。据财新报道,在北京经营家政中介公司的李屿(化名),决定把除行政人员以外的所有员工,外包给人力公司,其身边也有几个同行选择外包或裁员。
中国8月制造业PMI为49.4%,连续5个月萎缩
中共国家统计局今天(8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已连续5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处于萎缩区间。
制造业的持续萎缩与为中国经济的未来蒙上阴影,也为中国的税收后就业埋下了隐患。房地产和零售等行业的持续疲软,进一步拉低了人们对未来中国经济的预期。
川普火上浇油,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中国经济
中国电商产业一度被视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红利”,催生出如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抖音电商等科技巨头。在这种生态环境下,多个电商平台为求能保住自己在市场占有率。自然要向厂商、物流公司施压,逼迫他们以更低价格、更高效率去完成出货与配送。供应商为迎合平台要求,被迫压缩人力成本、偷工减料,甚至冒险使用不合格原料,只为在这场“低价竞赛”中成为幸存者。
这种恶性循环,正是“内卷”的典型写照。在2025年的中国电商市场,这种内卷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川普关税战和国内反内卷政策的夹击下,变得更加严峻,逐渐成为压垮中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根据2025年数据显示:中国电商平台的平均利润率已降至不足5%,很多中小商家陷入“不降价没订单,降价没利润”的绝境。这种内卷不仅导致产品质量下降,还引发了严重的通缩效应:消费者习惯了低价,导致整体消费意欲疲软,经济循环陷入停滞。
根据《日经亚洲》报道,2024年,单是广东省的东莞市,就有超过4,300间注册制造商登记倒闭,涉及厂商涵盖五金、玩具、鞋类等电商倚重品类。
过去支撑淘宝、拼多多“百货齐全、价格低廉”神话的供应链,正一条条断裂。
中国儿童救生衣造假,牵出更多“合格证”黑幕
近日,《潇湘晨报》记者接获长沙消费者反映,指市面上许多儿童救生衣实际执行的是玩具标准,质量参差不齐。
针对上述反映,记者原计划购买多款救生衣送往检测机构检验,却在网络上遇到一名中介声称,无需送检,只需几百元便可购买一份“完美”的检验报告,且“官网可查”。
记者调查发现,市面上存在一条虚假检验检测的生产链:客户提出需求,检测企业便“量身定做”报告,无需寄送样品,即可制作一份标有“合格”的检测报告。这些报告不仅附有可查询的网站连结,甚至可在国家市监总局官网上查到编号。
调查过程中,深圳市中安质量检测认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直接向记者表示,只需支付600元,便可获得带有CMA(中国计量认证)和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标识的检测报告。条件是记者仅需要“送样”,但寄送任何物品都可以,因为只是“走个流程”。
报导指,记者最初是因调查儿童救生衣质量问题而联系检测机构。一名中介在交流中透露,许多电商商家使用“直出”报告,即无需检测,直接生成检测报告,而且保证“数据完美”。
中介还介绍了“直出”检测报告的好处:“实验室官网可以查询,认监委(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可查,你想要检测什么内容都可以写上,数据就可以非常完美。”
记者以某公司名义将救生衣图片发给中介,三天后对方发来了盖有检测公司公章的正式版电子版本,随后还通过快递给记者寄来了纸质鲜章版本,两份报告一起从广东东莞发出。
记者称,明明没有经过送检,但该份报告却列明记者提供的救生衣十多项检测项目均为“合格”,其中包括“甲醛含量”“耐水色牢度”“浮力损失”等多个检测项目。
中国六大行发布中期业绩报告,不良贷款暴增,净息差创新低
中国六大国有银行近日相继发布了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中国六大国有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
2025年上半年,各大行虽然在营收方面都有不同程度增长,但不良贷款余额与去年末相比均有大幅上升,尤其房地产行业、个人经营贷款及消费贷款,发生不良的比率有明显的增加。
在资产质量方面,截至今年6月30日,工行、建行、农行和中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与去年年末相比分别增加了206.47亿元、196.21亿元、191.10亿元和158.75亿元。在不良贷款率方面,六大银行虽然整体上不良率同比有所收窄,但个人住房贷款和零售贷款的不良率持续恶化。
针对中国几大国有银行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英国《金融时报》引述穆迪(Moody’s)副总裁兼高级信贷主管 Nicholas Zhu的分析指出,对这些银行而言,过去被视为风险缓冲和高品质业务的房贷和零售债务,现在却显示出比企业贷款更高的风险,这是一种结构性逆转,对整个产业来说是个令人担忧的现象。
中国红十字会丑闻败露!
8月28日,杭州“免午公益服务中心”发表严正声明,要求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立即停止侵犯“免费午餐”的商标专用权。
声明称,最近发现,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与“免费午餐”公益方的专项合作协议终止后,在没有取得“免费午餐”品牌授权的情况下,仍在使用“国际免费午餐”的名义在多个平台进行募捐和宣传,使用的名称和标识,与他们2012年注册的“免费午餐”商标高度相似。
声明指出,该行为不仅冒用他们的商标,侵犯他们的品牌,甚至经“多次交流劝阻”,红基会人员仍称”国际免费午餐“并未注册,可以使用”。
有网友评论称,“近日看到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侵犯“免费午餐”商标专用权的事情,令人震惊。这些‘国字头’的机构,难道就不能拿出自己的创意吗?底线为何如此之低,怎能‘顺手牵羊’,拿着别人成熟的、受商标法保护的品牌,当作自己的项目名称?”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是隶属于中共民政部的所谓“慈善组织”,一直丑闻不断,特别是自2011年爆出郭美美炫富及牵扯出一系列贪腐事件之后,其公信力的大幅丧失,其接收的社会捐款数额剧减。
习*近*平把全国人押上赌桌,结果掉链子了
2017年,中共领导人提出东升西降的判断,认为西方走向衰落,而中国正在崛起。这一论断一度点燃了民族自信,也塑造了中国内政外交的主旋律。无论是“一带一路”的扩张,还是在国际舞台上频频展示“大国担当”,都折射出这种战略叙事的雄心。
而川普上台后,美中关系急转直下,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外交战轮番上演,原本维系美中之间的90多个对话机制几乎全部冻结。制造业出口受阻,科技企业被制裁,国际资本疑虑,外部环境骤然恶化。所谓东升,尚未全面实现;而西降,也远未到衰落的地步。
表面上,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消费群体,似乎足以成为世界最大的内需市场。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制造业高度依赖外部市场,失去美国和西方庞大的市场,立刻陷入产能过剩困境。
中国的困境,根子在于全球化的退潮。二战后,美国主导的自由市场体系推动了全球分工,中国凭借“韬光养晦”和改革开放搭上这股浪潮,成长为“世界工厂”。过去40年,中国依靠出口导向与外资驱动,累积了庞大的财富与产业体系。然而,全球化的红利并非单向馈赠,它同时意味着深度依赖。2008年金融危机已揭示出裂缝,新冠疫情与俄乌战争更是加速了逆转。
西方国家纷纷将关键商品与产业上升至国家安全层级,强调“去风险化”“供应链再本土化”。所谓“全球市场”,正在被“地缘政治”所重塑。对于中国而言,这意味着赖以腾飞的全球产业链正在断裂。出口链条被削弱,技术链条被切断,资本链条被收紧。中国不仅在经济层面“掉链”,更在国际体系中遭遇空前的孤立。
人口红利正在消退,老龄化加速,外资信心动摇,地缘风险层出不穷。如果无法探索出新的增长动力,中国很可能步上日本式停滞的轨迹。
请订阅阿波罗网主频道,订阅链接:
请订阅阿波罗网副频道,订阅链接:https://shorturl.at/lMP34
请订阅干净*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