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特意问了郑铁的学长。学长说,学校机车维修专业每年会单独列出约50个本科毕业生招聘名额,但他从没听说过杨鹏所选的专业,有毕业生毕业后再去考本科的。“说不定等你到了单位,要是干得好,单位会愿意让你继续进修呢!”学长也只能这样安慰他。
杨鹏半自嘲地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尤其听说工作后常要加班,就算想考本科都难,更别说冲刺研究生了!
在杨鹏的不快乐中,他看到郑铁的新生微信群里,大家纷纷说自己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讨论的话题也变了,全围绕在郑铁有哪些社团、是不是可以染发、能不能带吹风筒、一个宿舍几个人、食堂的伙食怎么样……
杨鹏忍不住在群里问:“要是工作几年后,本科学历又吃香了,咋办?”那群已经开始关心校园生活的年轻人回得很随意:“到时候听家长的呗!”至少眼下不用慌,总比一进社会就扛着动荡强——这是他们默认的共识。
可只要多留意铁路、电力、邮政这些系统的招聘就会发现:全日制本科学历仍是岗位主力。这么一来,“未来晋升难”,就成了这些“弃本读专”的年轻人,必然要面对的另一个难题。
可父辈对于“职业天花板”并没有那么在意。王铮的父母是一线普通工人,他们自身学历不高,但感觉生活压力不大,因此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太辛苦。并以此劝说王铮。
不过,职场里的某些倾斜,或许能悄悄打破这种“看似安稳的局限”。比如小许,之前报名单位的岗位晋级时,单位通知“可按岗位最高学历计分”——也就是说,哪怕岗位门槛是专科,只要职工是本科学历,就能拿到更高的计分。这算是对人才提升的一种激励。原来有些时候,学历还是有用的——比如拿到工作后。那一年评优,小许就凭本科学历,竞争过了同岗位的专科同事,也总算看到了一丝希望。
稳定之外
毋须讳言,在就业层面,特定领域的专科专业确实比本科更具竞争力——这些专业通常与国家战略产业、基层公共服务或技术密集型行业深度绑定,形成“学历门槛适配岗位需求”的结构性优势。除了铁路系统、电力系统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中心需要的护理专业;邮政局、顺丰等物流需要的邮政通信管理、物流工程技术专业,也同样呈现出“专业对口即就业”的特点。这种“专业与岗位精准对接”的优势,也直观反映在录取分数上:据湖南省教育考试院《2025年高职专科批投档线》显示,该省198个高职专业组的投档线已超过本科线,足见年轻人对这类专业的认可。
但无论年轻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妥协,“稳定溢价”也许已然成为如今的潮流之选。只是,潮流并非永远不变。教育也终究不该一直被工作焦虑、生存焦虑所绑架——它本该承载更多关于成长、热爱与可能性的期待。
弃本读专的背后,对有些人来说是一份触手可及的工作,对另一些人来说是对未来的稳妥规划;但就像仍在纠结学历与职业天花板的杨鹏,或是为突破局限规划“专科+当兵”的王铮,仍有不少年轻人没停下思考:在“稳定”之外,是否还能找到兼顾生存与理想的路。而这份思考,或许比“选本科还是选专科”的单一答案,更值得被看见。
参考资料
云南网《读懂“本升专”的需求信号》(2025年7月3日)
齐鲁壹点《山东在全国首开大学生技师班》(2024年7月12日)
新华社《瞭望|培育“紫领”预备队》(2025年6月24日)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2025年高考分数线》
郑铁官网《2025年单独考试招生章程》
郑铁《2025年就业质量报告》
麦可思研究院《2025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202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教育部官网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2025年高职专科批投档线》
辽宁省人社厅《高校毕业生免费专业转换及技能提升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