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关于年轻人“被网贷掏空”的新闻频频登上热搜:有人为了追星借钱,有人为了买最新款手机贷款分期,还有人为了撑面子刷爆信用卡,最后被高利率滚成“雪球”,压得透不过气。
很多人一边还着利息,一边感慨:“为什么赚钱这么难,花钱却这么容易?”
有人说,这是年轻人“不懂理财、不自律”;但如果你真的走近他们,你会发现,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
一、为什么年轻人会掉进网贷陷阱?
坦白说,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借钱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丝滑”。
点开一个App,三分钟审核,几千块钱就到账;点开一个电商页面,花呗、白条随手一滑,下单就能“先享受后付款”。
它和传统意义上的“借钱”已经完全不同了。过去,借钱是一件难为情的事,你要开口求人,要被审视、被盘问;今天,平台主动推送广告,用“年轻就该活得漂亮”“分期让梦想更近”来刺激你的欲望。
年轻人不是“不懂”,而是被无限放大的“消费焦虑”困住了。
你看到同龄人都在换最新手机,都在旅游、在买奢侈品,你不想落后;而网贷,恰好成为填补这种焦虑的最快捷方式。
二、高利率,才是真正的“毒瘤”
网贷本身不是洪水猛兽,但高利率就是一场赤裸裸的收割。
表面上看,每个月只要还几百块,轻轻松松;但你仔细算一下,24期、36期分摊下来,利息往往高到离谱。更可怕的是,一旦你逾期,罚息、滞纳金、违约金接踵而来,瞬间从“小窟窿”变成“大黑洞”。
很多年轻人就是这样一步步被拖进深渊:
为了还一笔网贷,再借另一笔,最后陷入循环;
每天接催收电话,精神压力大到崩溃;
有人甚至因为还不上钱,选择了极端的路。
这不是“年轻人不争气”,而是高利率像一只无形的手,正在榨干他们的未来。
三、谁在从中获利?
要说残酷,最残酷的地方在于:这种收割有时候是“合法的”。
某些平台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明明知道年轻人收入不稳定,却疯狂发放贷款,靠着高利率赚钱。甚至有的灰色网贷,利息高到惊人,却通过层层包装“合法外衣”,让受害者既痛苦又无力反抗。
一句话:平台赚的是快钱,年轻人还的是血汗。
四、年轻人该怎么办?
我们拒绝爹味说教,因为“少喝奶茶少点外卖”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很多人借网贷,并不是因为贪玩,而是因为真实的生存压力。
房租高、工资低、生活节奏快,每个月发了工资,还没捂热就被房东、信用卡、花呗分走一大半。
你说不借钱?很多时候根本走不下去。
所以我们更应该说的是:
别被虚假的消费焦虑绑架。买不起的东西,真没必要靠借贷去追求。
擦亮眼睛。分期不等于“无负担”,一定要算清楚利息。
如果真的陷入债务泥潭,及时求助。有些地方政府和机构已经推出“反套路贷”服务,可以帮助协商减免。
五、最后想说的话
高利率网贷正在吞噬年轻人,但真正的问题是:谁把年轻人推到必须借钱的位置?
是房租压力、是职场内卷、是消费主义裹挟。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年轻人的困境不该被嘲笑,而该被看见。
网贷不是洪水猛兽,但高利率就是赤裸裸的镰刀。
愿每一个年轻人,不被收割、不被裹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底气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