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响松绑第一枪?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上海打响松绑第一枪?—商楼空置率过红线 上海率先松绑能解困?

2011年开年以来,中共当局加强了楼市调控,限购令据称将扩展到几十个城市。图为:上海建筑物一景。(Philippe Lopez/AFP/Getty Images)

一线城市的商务楼宇空置率已逼近或超过20%的警戒线,上海近日率先出台了全国首个商务楼宇更新专项规定。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下行,星级酒店都摆地摊,实际撑不了多久;所谓“商改住”是为了帮助商家清库存,但经济衰败是大趋势,中共已无力恢复。

上海市政府于7月29日发布了《关于推进商务楼宇更新提升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共地方政府自2017年以来首次对“商改住”禁令做出调整。《意见》鼓励商务楼宇结合自身情况拓展功能,如将房间用于租赁住房、教育培训、养老托育、文化体育等。

虽然《意见》允许租赁,仍不允许商务楼宇作为住宅进行买卖,但此政策导向明显,中共官媒新华财经称,这意味着暂停八年之久的“商改住”在上海迎来了“破冰时刻”。所谓“商改住”是“商业改住宅”的简称,指的是将原本规划为商业用途的物业(写字楼、公寓、商铺等),改造或转用途为住宅使用的现象。

星级酒店“摆摊外卖”分析:撑不了多久

中国的五星级酒店从6月开始,出现一批将“摆摊外卖”并入日常经营模式的五星级酒店。如郑州的五星级酒店永和铂爵国际酒店(Noble International Hotel),外卖价格很接地气,花卷标价2元一个,和地摊无异,匹配了永和铂爵酒店打出的口号“星级手艺,街头价格”,网民们则直呼“地摊价格”。

独立撰稿人诸葛明阳于8月23日告诉..;说:“商务楼宇出租也好,五星级酒店摆地摊也好,都是中国经济下行的表现,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放下身段。”“中国人口断崖式的减少,消费水平的大幅下降都是不可逆的了。”

“不久前有朋友问过我:如此这般,他们不就赔了吗?能坚持多久呢?我当时对朋友说,这涉及两个问题。其一,出租或摆地摊是赔本做生意,撑不了多久;其二,他们以前是暴利,现在再降低利润也只是缩减以前的利润库存,一时半会儿伤不了筋骨。但从宏观上看中国的经济走向,都不会有好结果,因为中共政府已无力恢复中国经济。”

业界认为:直接推动上海商务楼宇政策转向的原因是空置率已超过20%警戒线。

一线城市商用房空置率上海深圳破红线

莱坊研究院(Knight Frank Research)的报告显示,上海甲级写字楼空置率在2025年第二季度升高至23.2%,环比上涨显着;2025年第一季度的空置率为22.2%,比2024年年底上升了0.6个百分点。莱坊研究院是英国知名房地产咨询公司莱坊(Knight Frank)旗下的专业研究与咨询机构,专注于地产市场的数据分析、趋势研究与策略咨询。

戴德梁行(Cushman& Wakefield)的报告中,上海甲级写字楼空置率略高,2025年第二季度的空置率为23.6%,第一季度为23%。戴德梁行是一家全球性的房地产服务与咨询公司。

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 plc)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甲级写字楼的整体平均空置率到了23.7%,环比上涨了0.5个百分点。和戴德梁行类似,第一太平戴维斯也是全球领先的房地产服务公司。

行业内普遍把20%空置率作为风险控制红线,超过20%,意味着表明供过于求,投资回报和金融风险增加,市场易陷入“高空置率-租金下跌-资产贬值”的恶性循环。理想的空置率是5%~10%,表明供需平衡,租赁市场活跃、健康。空置率超过10%后,则表明市场开始承压,但还能消化。

熟悉中国金融和政治体系的日本时政评论员黄凯8月24日告诉大..;说:“实际空置率可能会比统计报告出来的更高。”

分析:拓宽商业楼用途是为清大量库存

黄凯认为,目前中国拓宽商业楼的用途是为了帮助不动产商清库存。他说:“如果说逻辑的话,就是帮助不动产商清库存,如果现在还保持着那些限制,那么中国不动产企业的资金问题就会更为严重。”

中国智研智库的报告显示,深圳甲级写字楼的空置率在2025年可能突破45%,主要原因是新增供应急增,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未来五年内,深圳新增供应量预计高达800万平方米,几乎接近现有的存量规模。莱坊研究院2024年第四季度的报告(以下称《报告》)显示,深圳在该季度的甲级写字楼存量首次迈过1,000万平方米大关,当时深圳的甲级写字楼市场平均空置率为24.5%。

深圳写字楼空置率上升的同时,整体平均租金在继续下跌。《报告》称:回顾全年,深圳市甲级写字楼的租金尚未止跌,已连续下滑10个季度,且全年累计跌幅同比扩大,整体市场仍在调整中向下寻找支撑位。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都是中国的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可理解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核心节点,不仅国民生产总值高,也是金融中心和外资聚集地。一线城市也常作为政策试点。

2025年第二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空置率总体在16%~19%的区间波动,租金仍在下跌。

广州房天下网站的报导称,广州甲级写字楼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空置率约为15.0%,并强调租金已经连续16个季度下跌。戴德梁行的半年报告则显示,广州2025年上半年整体写字楼(不区分等级)空置率已达19.8%,反映出商业写字楼市场整体承压。

中共曾禁“商改住”销售量应声下跌

“商改住”禁令始于2017年。2016年,多个城市开始出现住房限购的政策。住房限购政策出台后,不少刚需消费者和投资客转向商业用房——因其不限购、单价低、地段优越,吸引大量个人资金涌入,导致商务用房的价格快速上涨。

2017年年初,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更严格的住房限购令,该波限购被中国媒体称为“史上最严”限购潮;同年,各地出台“商改住”禁令。

如珠海(2017年1月)和天津(2017年2月)仅从设计规范上限制酒店式公寓的审批;而北京在2017年3月出台的调控政策,明确禁止商业用房改为居住用途,同时要求新建商办项目的最小分割单元不得低于500平方米,且只能卖给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一线和新一线城市随后相继出台了最严的“商改住”禁令。

系列“商改住”禁令出台后,销售量应声下跌,并且销售增长率始终为负。2018年时,商业用房的销售额约为1.3万亿元,2024年时,销售额已跌至3208亿元,即减少了约75%。◇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记者李思齐采访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826/2267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