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镜子时,发现脸上、脖子、腋下长了好几颗不痛不痒的小肉芽,数量还慢慢地在增加,该怎么办?是不是擦了太滋润的保养品,还是体质变化导致,很担心身体是不是出了什么状况?
肉芽是什么?肉芽生成的原因
皮肤上突然长了小小的肉色突起物,这些“肉芽”其实泛指皮肤表皮及纤维组织异常增生,通常是柔软的、皮肤色的赘生物。又称为皮肤赘疣、垂疣、皮肤瘜肉,或是软纤维瘤,台语又称“懒散肉仔”,意思就是就是赘生的皮肤突出。
根据《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的资料指出,肉芽的成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没有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
皮肤肉芽、皮肤赘疣好发于三高患者、肥胖者
根据美国皮肤病学会(AAD)的说明,由于肉芽容易在皮肤摩擦处形成,因此超重、肥胖、怀孕或皮肤松弛的人更容易长肉芽。
另外,如果患有糖尿病、代谢症候群(高血压、血脂异常、血糖值过高、腰部脂肪过多或胆固醇数值不健康)、心血管疾病,或者直系亲属也是容易长肉芽的体质,那么你的皮肤长肉芽的几率也会更高。
皮肤肉芽的种类
皮肤肉芽增生的原因通常和体重增加、代谢变差、怀孕导致体内的荷尔蒙变化或感染有关,肉芽的种类,根据皮肤科陈昱璁医师在脸书专页分享,及安沄皮肤科家医科诊所的资料,常见以下7种:
软纤维瘤:又称纤维瘤、皮肤赘瘤、软垂瘤、息肉、表皮乳突状瘤等。由真皮层的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呈现不规则状,像一颗肉球悬挂般、向外突出的样子。好发在成年人,尤其是在较为肥胖的女性,多长在易摩擦到的位置,躯干和四肢亦可出现。
粟粒肿:看起来像白头粉刺,常见于眼睛周围及脸颊。当油脂和角质代谢异常,就会形成看起来是偏黄、乳白色的小颗粒,不主动剔除就会一直存在。与体质有关,或过度摩擦皮肤、细微皮肤伤口愈合及使用较滋润的保养品也有可能引起。
汗管瘤:真皮层的汗管细胞形成,看起像很多颗圆形、平滑的淡黄色、咖啡色小肉瘤,出汗时会变大。主要是由于汗管组织异常增生所引起,会出现在眼周尤其是下眼皮,像是米粒大小的丘疹。和体质有关,好发于青春期后的女生,会随着年龄变大或增多,与保养品、化妆品的使用无关。
皮脂腺增生:角质老化代谢不完全导致生成黄白或肉色的小颗粒,常出现在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脸颊、鼻头或额头。
脂漏性角化症:俗称老人斑,是一种良性的表皮增生,颜色通常是褐色到深黑色,大部分与皮肤老化及日晒有密切关系。好发年龄约在50岁左右,以胸部,背部,头脸部及四肢最常见。
黑色丘疹皮肤病:是一种良性的小型皮肤肿瘤,外型为圆形、肤色或棕色的小丘疹,发生的机转目前还不清楚,女生的发生率较男生多。病灶开始出现的年纪约在青少年时期,随着年纪增加可能逐渐增多。多分布于眼周、脸部、颈部及胸部。
扁平疣:主要是个人的抵抗力或免疫状下降时,刚好接触到滤过性或乳突病毒而引发。呈现不规则、大小不一的肤色或粉褐色凸起且表面扁平的丘疹。常见于太阳穴以及下眼皮,甚至往双颊和脖子蔓延,具有超强传染力,,属于接触传染,容易因为搔抓而扩散,需就医治疗。
哪边容易长肉芽?脖子、脸上、眼周
肉芽通常与皮肤其他部位颜色相同,或略深。一般来说是常见皮肤的良性增生,不会引起疼痛并无恶性变化倾向,也不会传染。
肉芽可能出现在皮肤的任何部位,但通常生长在皮肤与皮肤摩擦处、饰品或衣物长期摩擦,或皮肤皱折处的地方。例如长在脖子上、腋下、眼睑、乳房下方或臀部周围。偶也见于身体侧面、腹部或背部。
肉芽的大小从0.1~1公分不等,生长数量不一定。
脖子长肉芽:
根据皮肤科赵昭明医师的说明,脖子上长出肉芽的可能原因有3种,一主要和个人体质、肥胖、嗜吃甜食有关而长出皮肤息肉;二是主要和颈部皮肤过度摩擦,或老化、淋巴循环不佳等因素,造成皮肤角化过度增生,多呈扁平状,且肉芽颜色以肤色、棕色、深咖啡色为主;三是因为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扁平疣,患部多会轻微凸起,如果没有妥善就医、用药控制,就可能向外扩散、转移及传染给他人的可能性。
脸上长肉芽:
皮肤科陈柏宏医师曾在脸书分享,导致脸上长肉芽的原因有3个,一是皮肤摩擦导致;二可能是长期日晒造成表皮增生;三是体质因素如老化、肥胖、荷尔蒙改变等原因。他强调,这两种说法“肉芽是因为使用太滋润的保养品所导致”或“眼周旁凸起的小颗粒其实就是脂肪粒”,都是未经医学证实的说法,请务必至皮肤科诊所让专业医师进行评估与治疗。
眼周长肉芽:
皮肤科庄彦盈医师曾在脸书分享,眼周长肉芽有时可能是保养品擦太多、揉眼睛造成的粟粒肿,但也有其他的可能如是汗管瘤、体质关系的角化斑,甚至是病毒疣,建议前往皮肤科诊所由医师确认是哪一种,因为病毒疣是需要治疗避免传染。
肉芽、皮肤赘疣突然变大、出血要小心!
皮肤肉芽、皮肤赘疣是良性增生,因此不一定需要处理,放置不管的话,可能会随着老化与经常摩擦渐渐变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皮肤突出物可能是受到病毒感染的病毒疣或是皮肤癌,如果皮肤肉芽出现以下情形,请至皮肤科寻求诊断:
突然变大
出血
出现黑色、褐色等各种颜色变化
直径7毫米以上
除了直径可达1公分的软纤维瘤、悬垂纤维瘤之外,如果直径达7毫米以上,很有可能是恶性肿瘤。只要符合其中一项,或是无法自行判断的时候,请立刻到皮肤科报到,交由专业医师诊断。
肉芽会自动脱落吗?如何治疗肉芽?
一般情况下,肉芽不会自己消失,若有美观上的考量建议寻求皮肤科医师的帮助。但也有部分的人因体质的关系,小肉芽会慢慢不见。皮肤科医生采用的治疗方法将取决于肉芽的大小、身体上的位置及其他考虑因素,通常会用以下4肿方式治疗肉芽:
冷冻疗法:使用液态氮,冷冻肉芽,使其自然脱落。
激光治疗:也称激光治疗,使用二氧化碳激光切除肉芽,适用于敏感部位。
电烧手术:利用高频电流,烧灼肉芽赘疣组织。
手术切除:通常会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使用手术刀或是手术剪,将肉芽切除。
预防肉芽增生,靠涂抹乳液、防晒乳有用吗?
为了不让皮肤肉芽、皮肤赘疣一直增加,可以加强日常的保养。为了减少摩擦刺激,不要购买质地粗糙的衣物、内衣不要过紧,如果是颈部容易长,也该减少项链的配戴次数。同时可以适当涂抹适合自己的化妆水、乳液等产品,让皮肤保持滋润,也可以减轻衣物、内衣对皮肤的摩擦。而为了预防紫外线加快皮肤老化速度,脸部、颈部、敞开的胸口处等部位都应涂抹防晒乳。
如果有造成美观问题或是影响到日常生活,可以找皮肤科或整形外科进行小手术,切勿自己动手剪除,或是听信坊间传言,以为用头发或是线绑住就可以让皮肤肉芽掉落,结果使得伤口受到细菌感染而发炎。
肉芽的常见问题
尽管一般的肉芽对健康无害且不具传染性,但有些人觉得它们不美观,因此选择去除。建议可至皮肤科诊所就诊,由医师判断是哪一种类型的肉芽,并依此来判断用哪一种治疗方式去除。
Q1.皮肤科治疗肉芽费用是多少?
想要治疗或切除肉芽,依照台北荣总皮肤部美容医学收费项目的标准来看,若是一般肉芽、皮肤赘疣,基础是每颗200元或每平方公分1,000元(未含上机费)。
若是范围较大或是数量较多,整形外科会以高频电烧仪器或刀片刮除,10颗以上大范围肉芽、皮赘肉是8,000元单次,收费内容涵盖手术及一般材料,仅包括局部麻醉,不含全身麻醉费用及检查,不含特材、住院费用、门诊挂号费、药费及回诊费用。
实际情况及价格请依医疗人员现场评估为准。
Q2.肉芽擦药膏有用吗?
不建议肉芽自行擦药膏去除。根据美国皮肤病学会(AAD)的说明,不建议在家中使用可以自行去除肉芽、皮肤赘疣的产品,目前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尚未批准任何此类产品,这些产品可能造成危害,建议避免自行使用。
Q3.肉芽会复发吗?
肉芽是有可能复发的。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根据《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的资料指出,60岁及以上的年长者尤其常见,肉芽、皮肤赘疣的复发几率会相对增加。此外,皮肤的摩擦和刺激,尤其是长期摩擦的部位,会进一步提高肉芽的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