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怎样的人一起走进婚姻才会幸福?
这是很多人从单身一直想到婚后的一个难题。有些人比较看重经济和外貌条件,有些人觉得三观一致更重要,甚至还有人比较相信“玄学”,觉得选对象也得看生辰八字、星座、血型之类的因素。这些看法或许各有道理,但是到底哪个或哪些答案更可靠呢?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心理学家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和成千上万对伴侣的真实数据,都发现了哪些“最能让人感到幸福”的伴侣类型。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性格沉稳的“可靠型”伴侣
对方的性格好不好,往往是大多数人在找对象时最关心的一个方面。从心理学来说也是如此,婚姻的脆弱性压力适应模型(The Vulnerability Stress Adaptation Model of Marriage)认为,夫妻的人格特质是婚姻关系的一种脆弱性因素,会影响夫妻之间的互动模式以及如何处理冲突事件的方式,从而影响婚姻关系的质量。[1]
但是,对于一段长久幸福的婚姻关系来说,到底怎样的伴侣性格才算“好”呢?
心理学家奥米拉和索斯在《人格杂志》发表了一项时间跨度长达18年的纵向研究,他们测量了近2000对夫妻在这18年期间的性格特质与婚姻满意度的变化,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采用了心理学界最为广泛认可的人格理论之一——大五人格理论(Big Five Personality Theory),该理论已被证明具有跨文化背景的普适性和稳定性。
结果发现,只有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和神经质(Neuroticism)这两个维度,不仅与初期的婚姻满意度密切相关,而且与婚姻满意度之间具有同步变化的关系。[2]具体体现在:
·尽责性越高,婚姻初期满意度也越高,随着婚姻关系的持续,当尽责性上升,婚姻满意度也会随之上升。
·神经质越高,婚姻初期满意度越低,而当神经质水平下降时,婚姻满意度反而会呈现上升的趋势。
在大五人格理论中,尽责性越高的人,会表现出更强的自律性、责任感和可靠性,而神经质则体现出了一个人情绪上的稳定性和脆弱性,较低的神经质代表着情绪较为稳定,能够很好地应对压力。
也就是说,与一个自控力强、有责任心、有韧性和情绪相对稳定的人结婚,更有可能成就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还发现,这些性格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标签,而是会随着夫妻双方的相处过程而发生改变的,有些人可能会在婚姻关系中逐渐变得更加稳重可靠,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而这种性格上的共同成长也是婚姻能走得更远的重要原因。
擅长照顾的“支持型”伴侣
患难与共通常被认为是婚姻关系中难能可贵的地方,但是,那些日常的彼此照顾,看起来可能有些微不足道,其实对于婚姻幸福也极其重要。在心理学中,这种照顾被称为伴侣支持(Spousal support),一般可以分成以下两种:
·情感支持(Emotional support):指的是伴侣表现出来的倾听、关心、安慰和欣赏等行为;
·工具性支持(Instrumental support):指的是为对方提供实际的帮助,例如经济上的帮助、生病时的照料等。
有一项在2025年发表的最新研究,招募了200对平均婚龄33年的老夫老妻进行问卷调查,测量了他们的伴侣支持与负面互动的水平,例如“伴侣有多在乎你?你能在多大程度上依赖对方?在生病时 Ta会照顾你吗?你多久会感到被指责或失望?”等。
结果显示,结婚时间越长、越幸福的夫妻,伴侣所提供的情感和工具性支持也越高,同时负面互动也越少。[3]
这就印证了婚姻心理学中的一个普遍观点:较高水平的伴侣支持,是长期婚姻得以维系的核心纽带。也就是说,那些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能够持续提供彼此理解、欣赏和实质帮助的伴侣,更有可能把婚姻经营成一段温暖而持久的关系。
站在同一阵线的
“战友型”伴侣
冲突风格(Conflict styles)一直以来都是亲密关系中的热门研究议题,指的是个体在应对关系冲突时习惯性和模式化的行为反应。婚姻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John Gottman)经过多年的婚姻冲突研究发现,常见的夫妻冲突风格有以下四种[3]:
·确认型(Validator):更愿意与对方合作解决问题,有较好的自制力,认为即使对方的观点与自己的不同也一样值得重视,在争吵中会尽量去理解对方。
·回避型(Avoider):认为生气和吵架并没有好处,喜欢自行解决问题而不是与对方讨论,或者认为问题会随着时间变淡。
·多变型(Volatile):认为问题一定要得到解决,即使大吵一架也是解决分歧的一种方式,但也需要有爱和善意的表达来维护双方的感情。
·敌对型(Hostile):对于吵架会感到强烈的沮丧和不安,有时候会讽刺或贬低伴侣,或者一味表达自己的观点,完全听不进对方的话。
那么,哪种冲突风格最有利于婚姻幸福呢?
一项针对大约2000对伴侣的研究发现,最好的冲突风格是确认型,表现出这种风格的伴侣拥有着最高的关系满意度和稳定性,相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最少,而只要伴侣中任意一方是敌对型,就会关系产生较强的破坏性。[5]
研究者认为,敌对型是一种功能失调性风格(Dysfunctional Style),意味着伴侣在关系中情绪调节和沟通能力的欠缺,一旦发生争吵,就会充斥着大量的负面情绪和敌意,导致关系变得越来越压抑。
所以,一个好对象并不体现在从不吵架,而是 Ta如何处理彼此的分歧,最佳的一种方式就是与伴侣站在同一阵线上,一起面对问题,而不是将对方视为“问题所在”,这种“战友型”伴侣最有利于婚姻幸福。
会提供情绪价值的
“主动建设型”伴侣
积极心理学认为,当人们与他人分享好事或好心情时,不仅快乐会加倍,而且这种互动本身也是维系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因素。但是,这种效果也需要对方的积极回应才能实现,而在亲密关系中更是如此。
一项涉及500多对伴侣的研究发现,在亲密关系中,当某一方分享最近发生的好事时,伴侣常见的回应类型主要有以下4种:
·主动-建设性:会表现得很关心,比如热情地回应和追问,甚至比当事人还要开心;
·被动-建设性:虽然会对此感到开心,但不太会表达出来或倾向于默默支持;
·主动-破坏性:总是泼冷水和挑刺,不断提醒这件事情不好的一面;
·被动-破坏性:对方表现得有些不感兴趣,也不太关心伴侣的事情。
很明显,采用主动-建设性回应方式的伴侣,他们的关系满意度最高,日常生活中的冲突也最少。而被动-建设性这种方式虽然很常见,但也需要注意,因为“不喜欢直接表达支持”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伴侣之间的信任感。[6]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
就像近些年很火的“情绪价值”这个词一样,一个让人感到幸福的伴侣通常也很会提供情绪价值,每当自己分享一件快乐的事情,对方都会很认真地听,很热情地回应,也会直接地表达“为你感到高兴”。
懂得维系感情的
“经营型”伴侣
很多人把结婚当成爱情长跑的终点。其实,进入婚姻更像是爱情的另一个起点。在婚姻关系中,爱情更容易因为时间和家庭琐事而冲淡,所以更需要双方的共同经营才能维系。
一项发表在《婚姻与家庭杂志》的研究指出,幸福的夫妻往往会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地采取一些行为来维系双方的关系。研究者招募150对平均婚龄15年的夫妻,用3个月的时间调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维持夫妻关系的。
结果发现,对于夫妻来说,能够有效提升关系满意度的行为包括以下3种:
·积极性:积极乐观地看待日常生活中各种事情,减少批评和指责。
·承诺:向对方表达爱意和承诺,提升双方对未来的信心。
·分担家务:公平地分担和完成家务责任。
研究者还发现,这些关系维持行为具有时间衰退性,也就是说,如果以前会主动说“我爱你”和分摊家务,一旦近期不这么做了,关系满意度依然会下降。[7]
因此,一个优秀的伴侣应该拥有婚姻经营的“智慧”,不只是会在生日或情人节的时候送花送礼,在平常相处的过程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乐观和宽容,更不会把家务琐事全都丢在对方一个人身上。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最后,虽然心理学研究发现这5种伴侣更能够在婚姻关系中创造幸福感,但说到底,这也只是一些“仅供参考的答案”,而不是放之天下而皆准的“标准答案”。或者,你也可以不把以上这些研究结论当成“答案”,而是作为促进关系中彼此成长的努力方向。
实际上,大部分的心理学研究都会强调夫妻共同努力和成长的重要性,没有人天生就是一个好丈夫或好妻子,也就是说,选择一个“对”的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起成为彼此都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