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 大清的司法甩了中共100条街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震撼! 大清的司法甩了中共100条街—胡说!明明是穷人有错在先

看上去好像是判的更重了,可其实这个处罚完全是变轻了。

古代杖刑的厉害程度,主要在于行刑者是否真的打你,要是真的用力气,或者就是要整你,别说八十,就是十棍子下去,那都是非死即残,而如果是故意要包庇你,要保护你,行刑的时候打你要多轻有多轻,那就跟隔靴挠痒似的,别说八十,八百也无所谓。

何况,吉庆还是皇族,行刑不会是在刑部,而是移交宗人府执行,宗人府一贯偏袒自家人,说不定这八十下都免了。

说出来您都不信,安徽司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做了吉庆的保护伞,把吉庆从轻发落了还不算,它们还洋洋自得,写了一封折子弹劾山东司,说咱们部门啊,山东司那帮同事太不专业了,胡乱判案,重刑虐民,他们失职啊,应该狠狠的追究他们的过实。

图片(大吃一惊 山东司)

山东司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呢,莫名其妙的接到安徽司的弹劾,他们差点一口茶水没呛死,哎呦我去,你们安徽司还要脸吗?啊?还要脸吗?收了钱办坏事,干扰司法公正也就算了,现在还要倒打一耙,你们也太过分了!

忍不了,山东大汉们实在是忍不了,于是山东司也一纸公文送到刑部单位,反驳安徽司的弹劾,并且积极指出安徽司对吉庆的处理过轻。

两个衙门,这就算是杠上了。

这个收了钱的刑部高官,他权力虽大,但是很显然还没有到只手遮天的地步,至少他难以压下山东司的控诉,而刑部的主要高层一商量,说既然一个单位里的两个衙门意见不一样,那么干脆,让本部所有的衙门都拿出意见来,咱们一起研究这个事儿,咱们投个票,支持哪个司的多,咱们就按哪个司的意见办。

当然了,为了公平起来,刑部采取了回避原则,安徽司和山东司不参与投票。

一桩民间案件,两个衙门对垒,到现在成了整个刑部的站队。

首先我们说支持山东司的,有直隶司,奉天司,福建司,四川司,广西司,浙江司六个司,这六个司认为,吉庆欠钱还打人,无自首情节还抵抗审讯,加上他咆哮公堂等等罪过,徒刑都算是轻的了。

其次我们说支持安徽司的,有江苏司,贵州司,山西司,他们主要抓住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当时吉庆咆哮公堂的罪过,山东司并没有记录在吉庆画押的这个供词上,那既然没有记录,就等于没有发生过,供词里既然没有这个罪过,凭什么给吉庆安上呢?所以吉庆断无咆哮公堂,不过是欠钱打人,判杖刑已经可以了。

余外,还有一个比较搞笑的云南司,他们的意见是:

拟徒似觉过重,拟杖亦觉过轻。

判徒刑呢,感觉太重了,判杖刑呢,感觉又太轻了。

好嘛,这是不粘锅啊这是。

余下还有三个司,陕西司,江西司,广东司,他们也支持对吉庆处以杖刑。

那这么算下来,支持山东司的有六票,支持安徽司的也有六票,打了个平手,这就难办了。

说难办,其实不难办,因为陕西司,江西司,广东司虽然支持安徽司杖刑的处理,但是他们还附加了新的建议,他们认为,吉庆的主要罪过,不在于欠钱不还,也不在于动手打人,而在于他这样的行为,非常的不体面,非常的掉价,他是平头老百姓还好,可他偏偏是皇族,往小了说,他是在给皇室丢人,往大了说,他就是在给国体蒙羞,所以杖刑八十没问题,但是不应该只有杖刑,还应该处一个月的徒刑。

可以说,陕江广三司一语中的,这话一说出来,无论是支持山东司还是支持安徽司的都没话了,因为陕江广三司一下子就把高度上升到了一个所有人都难以评论的地步,给国体蒙羞,这是多大的罪过?谁敢再胡说八道?谁敢再非议?

有伤国体是绝对的政治高压线,这四个字,直接堵死了所有技术性反驳的路径。

刑部的某些高层,也许他们有偏袒吉庆的意思,但是陕江广三司这话,直接就把他们给将死了,案子到这一刻终于有了定论——那就是杖击吉庆八十,然后关他一个月,而且还是带着枷关。

这个时候,河南司又跳了出来,河南司没有发表支持山东司还是安徽司的言论,它们发表的意见是,就算要徒吉庆,也不应该带枷,因为他毕竟是皇族嘛,从来就没有皇族带枷的先例。

图片(皇族子弟 吉庆)

河南司这个时候跳出来说这种话,意味不明,但是山东司的官员说那不可能,他们立刻翻书查典,那是一顿找,找了一晚上,终于叫山东司翻到了一个案例:

道光三年的时候,宗室克永,穆兰布敲诈百姓,论罪被判处徒刑,也带了枷,带枷的命令还是道光皇帝亲自下的。

有了先例,那就好办了,一切终于尘埃落定,吉庆被打了八十大板,是轻描淡写还是结结实实,那说不好,但是后者还是很有可能的,毕竟这案子整个刑部都牵连了进来,众目睽睽之下,谁敢玩猫腻?

所以,最有可能的结果是,吉庆被打了个皮开肉绽,骨断筋裂之后,还要被关进暗无天日的大牢里,喝泔水吃剩饭,头上还要结结实实的带着几十斤的枷板待上一个月,那指定是遭老罪喽。

天若不法,将以何存?

一个枷,对别人来说也许无足轻重,但是对山东司和支持山东司的官员们来说,那却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个枷板,锁住的不仅仅是吉庆的脖子,更是宗室特权与司法公正的角力的最终结局。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历史其实挺有趣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821/2265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