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澳“护身军刀”军演,美国陆军首次在西太平洋使用“提丰”中程导弹系统,试射“标准-6”导弹实弹击中海上目标。图:翻摄自美国陆军
《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USNI News)报导,刚结束的美澳“护身军刀”(Exercise Talisman Sabre)军演,美国陆军首次在西太平洋试射“堤丰”(Typhon)中程导弹系统,验证作业互通性和联合目标的指挥管制(C2)效能。但“魔鬼藏在细节里”,报导指出,准备作业中,美国海军出动一架KC-130T战术加油暨运输机,扮演模拟导弹角色,为后续实际导弹发射提供重要数据。
报导指出,这架由海军试验与评估中队(VX-30)操作的KC-130T,模拟标准6型(SM-6)导弹的飞行路径,协助陆军测试台风系统的通讯、遥测及追踪功能;而为克服澳洲靶场基础设施不足限制,VX-30利用2024年安装的“SCREAM”透过星链(Starlink)系统,远距传输讯号指令,确保“堤丰”系统精准击中海上目标,也彰显海军与陆军的跨军种协同创新联合作战能力。
KC-130T是一款海军陆战队使用的战术加油暨运输机,通常用于后勤补给或空中加油。这次任务要支援陆军的导弹系统测试,模拟高速、远程、精准的SM-6防空与反舰导弹飞行轨迹,测试地面系统的追踪、通讯与遥测能力。KC-130T虽然无法完全复制SM-6的超音速飞行特性,但透过精确的飞行路径规划与搭载的模拟设备(如电子模拟器),成功模拟SM-6的关键飞行参数,确保堤丰系统的感测器与火控系统能有效识别和锁定目标。这显示了KC-130T在非传统任务中的灵活适应性。
另外,澳洲靶场缺乏美国本土靶场的先进基础设施,KC-130T透过搭载的“SCREAM”通讯系统,结合“星链”即时数据传输,克服传统通讯范围的限制。这种先进通讯技术的整合,使KC-130T不仅是飞行平台,还成为数据中枢,显著提升模拟任务的效率与可靠性;也显示美军在资源有限环境中执行高技术任务的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