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网王笃若报道/
汪洋更新版:阿波罗网王笃若报道/近日自媒体“晓说家”爆料,在正在举行的北戴河会议期间,汪洋当着习*近*平面提出四项深刻改革建议:
1.重新选举政治局委员与常委;汪洋指出二十大人事安排违背党章程序,建议在四中全会上重新选举,重建制度合法性和代表性班子。
2.拟定领导职务任期与交接条例;汪洋提出最高领导职务不得超过两届、总任期不超10年,接班梯队应提前五年启动,以防权力僵化。
3.恢复集体领导决策机制;汪洋主张重大国家安全、军事、经济决策必须经常委表决,规范个人临时决策权限。
4.党内选举制度改革;汪洋建议差额比例不低于30%,设公开政见答辩、匿名投票环节,提升党内民主质量与透明度。
汪洋强调:“不能将国家的命运寄托于个人意志,而要依赖稳健透明的制度保障长治久安。”
评论员袁斌认为,不管消息真假,它都反映了百姓对当前政权的厌恶,以及对政治改革与变革的期待。他与前总理李克强不同,学历不高,也没上过大学,是从基层中一步步爬上来的,但他的改革观点比李克强更深。
阿波罗网评论员王笃然分析,汪洋在党内素以改革派形象著称,曾在重庆、广东推动“解放思想”“腾笼换鸟”等务实的体制内改革举措。本次提出的“四项改革建议”总体方向,与他过往的风格一脉相承。然而,其中首项:在四中全会上重新选举政治局委员与常委,几乎没有现实可行性。中共历来自诩“伟大光荣正确”,即便是已被官方否定的文革,也不容公开深入研究;若真重选,等于将最高层权力运作的内幕暴露于世,这在现政权框架下不可能发生,除非新掌权者彻底抛弃中共,但这种可能性极低。
王笃然进一步分析,汪洋已卸任政协主席,手中权力和影响力大幅下降,若真在北戴河会议上提出如此直指核心的建议,其挑战习*近*平权威的动机和能力,均存疑。值得注意的是,自媒体人“晓说家”今年6月首次爆料称,汪洋已“秘密出山”,并“代理习*近*平总书记职务”,“习下汪上”一词因此迅速走红网络。然而,这一说法迄今未获得任何第二来源证实,也未见其他评论员观察到类似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