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洛杉矶经文处警政秘书杨力静提醒海外华人、留学生提高警惕,严防各类诈骗。摄于2024年10月27日。(徐曼沅/大.纪.元;)
近期LINE账号遭骇事件急速上升,不仅台湾民众成为受害者,南加州侨界也传出多起案例。根据LINE官方统计,今年3月份因账号被盗向客服申诉的案件数,较2月份激增80%,主要手法包括钓鱼链接、电话号码盗用与电脑版登入窃取。

本月9日,南加州一位知名侨领的LINE账号遭骇客入侵,其亲友陆续收到要求借钱或协助“朋友女儿投票”的讯息。部分人机警,立即致电本人查证或直接忽略,但也有人未察觉异常,依照盗号者指示逐步提供账号与密码,最终失去自己账号的控制权。
驻洛杉矶经文处警政秘书杨力静提醒,除了LINE,脸书及其它通讯软体同样要提高警觉。
她强调“三不”原则:“不要点击不明链接、不要输入个人电话号码、不要提供认证码。”诈骗手法层出不穷,常以“帮宠物或小孩投票”或“急需借钱”等理由,引导用户进入仿冒网站输入账密与验证码,进而取得登入权限。
诈骗者还可能透过社群平台假借工作或活动名义,诱使受害者提供LINE验证码,将其电话号码绑至新账号;或以恶意QRCode登入电脑版账号。一旦盗号成功,骇客会冒用身份向好友借钱或发送更多钓鱼链接,扩大诈骗范围。
杨力静表示,用户可利用LINE最新的“再次登入”功能,在发现账号异常时,立即强制登出骇客并保留对话记录。若已无法登入,应透过客服的“不登入并继续操作”流程报案,以防进一步损失。
若LINE遭盗号,可以使用“再次登入”功能,如核对成功将会进入登入流程。如核对失败,则会跳出“错误”通知画面;此时若点选“删除”,将会删除储存于“此装置”上的所有LINE相关资料,且无法复原。
透过“再次登入”,账号便会从其它装置登出,诈骗者在盗用期间使用您的账号跟好友互动的聊天内容,亦会存留在您的聊天记录内。故您使用“再次登入”功能后,有机会看到非自己发出的讯息。
杨力静提醒,诈骗犯常利用时间压力逼迫受害者快速反应,“停下来思考并反复确认,是防诈的关键”。
她并表示,歹徒掌握个资后,可能将资料放上暗网贩售,或广泛发送诈骗讯息向通讯录好友借钱。若LINE遭盗号,应立即取消“允许从其它装置登入”并变更密码;若密码已被变更,应前往LINE官方网站(https://contact-cc.line.me/tw/?continue_without_login=true)填写“问题反映表”。同时,应尽快通知亲友不要回复或提供资料给遭冒用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