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慧:一旦两岸开战,比亚迪都可能变身为第五纵队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赵晓慧:一旦两岸开战,比亚迪都可能变身为第五纵队
作者:
根据《镜周刊》独家直击,2025年7月28日,太古汽车(比亚迪台湾代理商)在北市米其林餐厅“山海楼”宴请立法院高层,包括正副院长韩国瑜、江启臣办公室幕僚与立法院总务处长廖炯志等官员,整场餐叙超过3小时。在大罢免726投票之后,比亚迪透过蓝白修法、施压经济部的意图不言可喻。

比亚迪想要进军台湾,绝对不安好心,它不是一部智慧电动车那么简单,国际社会已将之视为潜在电子特洛伊木马。进入台湾之后,无疑成为“汽车界抖音”

从市场规模来看,台湾对比亚迪来说只是“小池塘”,每年新车销量约40万辆,其中电动车(EV)占约10%以上,根本无法与中国本土每年新车销售量超过2000万辆相比,台湾不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市场。

国安疑虑

在美国或欧洲眼中,比亚迪不完全是“纯民用企业”,而是中共“军民融合”战略的一环。

❶它的车辆搭载大量感测器、摄影镜头与联网系统,能收集下列资讯回传中国境内服务器:

车辆位置、行驶轨迹

影音监控影像、驾驶行为

车主个资、蓝牙连线资料

周边环境扫描数据(如驻车场、公共建设、军事设施周边)

美国智库 CSIS、德国 BfV(宪法保护局)、英国 GCHQ等皆曾针对中国电动车厂提出类似警示。

❷比亚迪采用 OTA(Over-the-Air)远端软件更新机制,若被中共控制,可在特定时间点“瘫痪车辆、干扰交通秩序”,属于非传统型“数位战争”武器。

❸比亚迪是民营企业,但有与中国军工单位合作纪录,包括:制造军用车辆与电池,与解放军关系密切的供应链交集,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研发合作。

❹部分欧洲国家发现,中国品牌电动车在接近机场、军港、政府设施等区域有高密度销售与部署。这引发国安的忧虑并进行调查:比亚迪是否有系统性布局、监控目的?

比亚迪在国际市场不受欢迎

比亚迪的“国安疑虑”并非单纯商业竞争抹黑,而是地缘政治下对中资科技的系统性不信任,导致欧盟、美国、澳洲近期对中国车厂加征关税或限制进口。

以美国为例,2024年起大幅提高中国电动车关税,从25%提高至100%。《通讯与数据保护法》限制外国制智慧车辆资料传输,禁止联邦政府机构购买中国品牌车辆,比亚迪就被点名为“高风险供应商”。

美国的国安单位审查比亚迪与美国供应链或营运点的合作关系,如试图进驻美国建厂者。

日本虽然尚未公开抵制比亚迪,但透过政策资助扶植 Toyota、Honda、Nissan等扩大电动车布局。此外,国安学者已多次警告中国智慧车为“行动监控装置”,呼吁立法防范。

低价倾销,车市血流成河

被比亚迪染指的汽车市场,通常“血流成河”。

❶中共对电动车制造、电池模组、出口物流给予高额补贴,让比亚迪有能力“赔本打市占”。

❷自产刀片电池,拥有电池成本优势,压缩竞争者利润空间。

❸初期以低价挤压本地车厂,拿到市占之后再提高售价,强化售后锁定。

立法院成为比亚迪破口

目前经济部并未开放中国整车进口,比亚迪企图以“第三地”生产全车进口台湾,但未能得逞。

根据《镜周刊》独家直击,2025年7月28日,太古汽车(比亚迪台湾代理商)在北市米其林餐厅“山海楼”宴请立法院高层,包括正副院长韩国瑜、江启臣办公室幕僚与立法院总务处长廖炯志等官员,整场餐叙超过3小时。

在大罢免726投票之后,比亚迪透过蓝白修法、施压经济部的意图不言可喻。

简言之,比亚迪的每一场出征,都像是一场“价格战+技术统战”的混合攻势。

如果台湾开放比亚迪整车进口,不只会让台湾车市血流成河,一旦两岸开战,比亚迪都可能变身为第五纵队,在街头巷尾横行无阻。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脸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808/2259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