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度:中共“洗产地”将遭美毁灭性打击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千百度:中共“洗产地”将遭美毁灭性打击
作者:
如果说此前美国用高关税重击了中共的正面出口模式,那么这次的惩罚性转运封锁,则是精准击中了中共在“后贸易战时代”最依赖的一条出口生路,彻底切断了中共借助灰色地带与世界接轨的路径,令中共在阴影下存活的“转运经济”彻底失效,强迫全球产业链向更加透明、可追责的规则重构。

美国持续加征对中国的关税,印度和越南等表态愿意采购更多美国产品,否则恐被美国课以重税。图为2025年3月28日,停靠在美国洛杉矶港口的货柜船。(John Fredricks/..;

2025年7月31日,美国总统川普签署了一项进一步修改“对等关税”税率的行政命令,除了对数十个国家提高关税外,行政令中还设立了一项关键的惩罚性条款,对转运“规避适用关税”的进口商品统一加征40%的惩罚性附加税。这不仅是关税政策的重大升级,更被视为川普“新一轮对中贸易攻势”的开场信号。

如果说此前美国用高关税重击了中共的正面出口模式,那么这次的惩罚性转运封锁,则是精准击中了中共在“后贸易战时代”最依赖的一条出口生路,彻底切断了中共借助灰色地带与世界接轨的路径,令中共在阴影下存活的“转运经济”彻底失效,强迫全球产业链向更加透明、可追责的规则重构。

“洗产地”——中共应对美国加税的主要套路

自2018年美中贸易战爆发以来,面对美国加征关税,中共主导的众多出口企业迅速转向“第三国转运”策略。

所谓“洗产地”,主要手法包括:1.将货物先运至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地;2.在当地短暂储存、贴签甚至进行轻加工;3.以第三国产地名义重新出口至美国,绕过对华关税。

一些中国物流公司甚至提供“一条龙洗白服务”:从中国出发、东南亚中转,到美国本土子公司协助报关,全程包装成“非中国制造”。

据CBP统计,过去10年其共调查了248起涉嫌转运规避行为,其中近三分之二涉中国商品。而在2025年3月至5月短短三个月内,电子举报平台就接到542起逃避关税举报,同比暴增160%。由此可见,“洗产地”已经从个别行为演变为系统性灰色产业链。

40%惩罚性关税——精准打击中共“灰色外贸模式”

这项行政令的核心,是凡被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认定为“为规避应课税责而转运”的商品,不论其是否通过第三国“合法”报关或重新贴签,一律加征40%附加税,并同时适用一切原产国所需缴纳的关税、费用、税款等,且不得申请减免或赦免。

换言之,即使中国商品经过东南亚再出口,只要CBP认定其有规避行为,就视同逃税处理。这一标准,彻底消除了此前只要形式合法就可通关的模糊地带,形成了一套具有实质认定权的执法框架。

从税率角度来看,40%的附加税已远高于一般惩罚性关税幅度,具有极强的震慑与压制力。尤其对毛利率本已不高的中资企业而言,一旦被认定为违规,出口利润将被直接抹杀。

半年“黑名单”机制——形成动态封锁网

更具系统性意义的,是行政令中设立的“转运国家与特定工厂清单”,由商务部与CBP每六个月联合发布。该清单将作为政府采购、关键供应链国安审查、海关预警系统的直接参考。

这种机制相当于为“洗产地”设立了一张动态的、多维度的监控与打击网络:明确锁定源头工厂,防止中资企业通过设立“壳厂”转移责任;公开列明问题国家,迫使第三国政府不得纵容中共利用其成为“洗产地”跳板;跨部门联动执法,提升封堵效率,打破过去“查而不办”“办而无效”的尴尬。

从战略角度看,这是美国对中共外贸灰色路径的系统性围堵,具有持续性与迭代能力。

对中共出口路径的“连环重创”

此番行政令若得到有效执行,势必引发以下几个层级的冲击:

一是中企灰色转运链条直接崩塌:因为转运成本陡升、法律风险骤增、操作难度加大,使的许多原本依赖“洗产地”的众多中国中小出口商将不得不退出美国市场。

二是推动“供应链去中国化”进一步深入:被列入黑名单的工厂或国家将面临美国市场全面收紧,区域内供应链将不的不重新评估甚至中断与中国工厂的合作关系。

三是中国整体出口再度承压:在美中直接出口已受高关税压制的情况下,转运渠道一旦被封堵,中国出口产业将面临“正面受击+侧翼崩溃”的双重冲击,再无喘息通道。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808/2259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