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不只火气大 专家揭5种呼吸异味是警讯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口臭不只火气大 专家揭5种呼吸异味是警讯

专家表示,若口臭出现水果味或丙酮味、鱼腥味、金属味、臭鸡蛋味或发霉的味道时,很有可能是健康出现问题,最好询问医生或进行检查。(Shutterstock)

随着大众对健康的日益重视,许多身体的细微迹象,如指甲状况、舌头颜色,都成了观察潜在健康问题的指标。有专家指出,口腔呼出的气味不仅反映了口腔卫生,更可能是身体健康状况的预警信号。

许多人认为口臭源于牙齿清洁不当、喝太多饮料或吃太多重口味食物导致,或由牙龈炎、牙周病等口腔问题引起。然而,研究表明,某些特定的口腔气味也可能反映出不良的生活习惯、情绪压力,甚至是更深层的健康警讯。

致力于开发用于早期检测的口内成像解决方案ProDENT公司创办人、牙科技术专家艾伦·张(Alan Zhang)表示,“你的呼吸就像一面镜子,能为你提供了解自身健康的线索。”

他接着揭示了五种常被忽视的呼吸气味,这些气味可能指向糖尿病、肝肾功能障碍等潜在健康问题。

水果味或丙酮味

张先生解释,这种气味可能代表糖尿病控制不佳。许多研究显示,口中带有水果味,可能是糖尿病患者血液中酮酸水平过高的迹象。此外,部分患者呼出的气味也可能类似梨糖或去光水。

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资料显示,此现象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有关,可能导致昏迷或死亡。当患者体内胰岛素不足,无法利用葡萄糖(身体的正常能量来源)作为能量时,身体会转而燃烧脂肪并产生“酮体”,一旦酮体在血液中过度积累便会引发中毒。

糖尿病酮酸中毒(DKA)的病程可能在几小时内迅速发展,早期症状包含口渴、口干、频尿、高血糖及尿液中酮体含量高等。

此外,速效节食、断食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生酮饮食),也可能产生水果味气息。这些饮食促使身体分解脂肪产生酮体,进而透过呼吸排出。

有时口臭可能不是口腔出问题,很可能是糖尿病或肾脏相关疾病导致。(Shutterstock)

金属或血腥味

这种气味可能暗示肾功能障碍,或长期暴露于重金属环境。若是肾功能障碍,代表肾脏无法有效除体内的废物,包括尿素,尿素与唾液混合后会形成氨,就会使呼出的气体带有“金属味”。

另外,呼吸中的金属或血腥味也可能与牙龈疾病有关,原因是牙龈出血会释放铁质,或者服用某些药物(例如抗生素或化疗)产生的副作用。因此,口腔出现金属或血腥味,可以先检查口腔是否流血或服用特殊药物。

鱼腥味

张先生提到,呼吸时有鱼腥味可能与三甲基胺尿症(trimethylaminuria)有关。据美国卫生研究院(NIH)研究显示,这是一种罕见代谢紊乱,因身体无法正常分解三甲胺(一种带腐鱼气味的化合物),导致气味闻起来像鱼腐烂时的味道。

肝脏出现肝硬化或肝衰竭情况时,也可能产生类似的味道。美国医疗机构梅奥医疗国际(Mayo Clinic)将这种味道称为“肝臭”,这是肝脏无法正常过滤血液中的某些毒素(如二甲基硫化物)时,这些物质就会经由呼吸或者从尿液、汗水中排出,该气味被称为“死者气息”。

肝臭是一种持续性的严重问题,若出现该臭味时需要快速咨询医生和接受适当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臭鸡蛋味

口气中若有硫磺味或臭鸡蛋味,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口腔卫生不良、牙龈疾病(牙周炎)或胃肠道(胃酸逆流)问题。它通常与硫化氢气体有关,该气体可由口腔或消化系统中的细菌产生。

若出现“硫磺打嗝”,则可能是由消化问题、特定药物或摄取过多高硫食物(绿色花椰菜、抱子甘蓝、高丽菜、豆子、蛋、起司和全脂牛奶)引发。

发霉的味道

张先生与一些医学研究报告均表示,口中发出霉味,有可能代表肾脏或肝脏出问题。为此,若出现该问题可能最好询问医生和接受检查。

其它可能影响口气的因素

除了上述特定气味,还有一些常见原因会影响口腔气味。例如:牙齿、舌头与牙龈上积累过多细菌,水分摄取不足导致口腔干燥,或者长期缺乏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12),都有可能导致口腔出现异味。

呼吸道感染:若鼻窦或呼吸道感染,也可能导致口腔呼出带有脓味或异常气味。

生理与药物:美国克利夫兰诊所(Cleveland Clinic)指出女性怀孕、女性青春期产生的荷尔蒙波动,可能影响唾液组成,并影响口腔气味。此外,许多研究发现人体若长期使用烟草、酒精、药物(例如,治疗心绞痛、镇静剂)、维生素补充剂,也可能改变呼吸气味。

心理与特殊状况:美国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报告指出,若人体长期处于压力、焦虑等心理因素影时,也可能改变呼吸气味,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与肠胃道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

美国医疗机构梅奥医疗国际(Mayo Clinic)建议,良好的口腔卫生、均衡饮食和充足水分有助于改善呼吸气味。如果呼吸气味持续异常,或伴随其它症状(如疲倦、体重变化、消化不良),建议前往医院咨询医生,以及检查是否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记者吴瑞昌综合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805/2257962.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