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的一个深夜,第二天将要开幕的第十一届北京独立电影展被紧急叫停,创办人栗宪庭被带到了警局。
影展被责令停办,是因为其中一部将要展映的纪录片《星火》。《星火》记录了大跃进时期,一群创办地下杂志书写民众受难真相的大学生,遭到残酷审判的经历。
“如果你发现真相、去揭示真相的话,你就会遭殃的。”栗宪庭说。
《星火》的导演胡杰,就是那个奔走着揭示真相的人。
1958年,饥荒即将开始,胡杰出生在山东济南的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军人、母亲是军医,这让他得以免遭饥荒的冲击。
文化大革命贯穿着胡杰的少年时期。学校起初是关闭的,重新开启时,也被批斗、游行填满。胡杰的教育,更多来源于课堂之外。养鸡、放羊,学会赚一点钱来养活自己。但除此之外,他还向一位庙里的和尚学习画画。
由于军人家庭的传统,胡杰也顺理成章入伍,成为了一名空军。但他一直有个学艺术的梦想。
胡杰成为新兵的第一年,改革开放拉开帷幕,军人第一次被允许考大学。于是胡杰买了英语书,偷偷地学。当室友发现并上报之后,指导员集合连队,公开批评了胡杰。“你学英语,难道是想投敌叛国吗?”
得益于改革开放,身在部队的胡杰也有机会订阅杂志。通过《世界美术》,他读到了西方的美术知识,并且也对西方历史有了一定了解。
1984年,胡杰考到上海空军政治学院。那段时间,课堂的内容意外地开放。系主任不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改讲西方经济学和哲学;不讲中共党史,改讲淞沪会战。了解这些从未听闻的知识和历史,令年轻的胡杰受到很大的震撼。
1989年,胡杰又考到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油画。在那里,他得以结识了许多艺术家。那时六·四事件刚过,社会一片阴霾,没有什么人发言讨论。但胡杰与艺术家们得以交流想法,学习新事物。
1992年胡杰退伍,短暂地在新华社江苏分社担任了影视编辑。他采访到狱中的贪官、被黑社会威胁的县委书记。
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但流于媒体上的都是积极报道。胡杰对没有记者能够报道出真实的社会状况感到错愕。拍纪录片的念头就这样产生,“如果没有人道出真相,为什么我不自己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