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叶:离开中国拯救简体中文写作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文集 > 正文
朱丽叶:离开中国拯救简体中文写作
作者:

8月,单向街银座书店开业;12月,局外人中文书店开张。张适之感受到一种奇妙的场似乎正在形成,“有讲座,有书店都开了,总不能只卖咖啡吧?我可以给他们提供书。”

他找到傅国涌,后者的一句话给了他更大勇气。“傅老师说,全日本有一百万中国人,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人愿意看,那就是一万人,也是有价值的。”

张适之将一万人的目标又降级到一千人,每本书首印一千册,“我现在就是想去影响千人之一人”。

他自己也是“千人之一人”:一人出版,一人印刷,一人推销,每天拉着行李箱奔走在东京街头,向任何可能感兴趣的人介绍:这是一本你在中国买不到的书。

出版社开张的前六个月,张适之都是在这样艰难的“地推”中度过的。一度有些苦闷,毕竟在中国操持的盘子是大笔一挥就能加印两万册。2024年5月,读道社出版了第三本书,作家野夫的随笔集《故交半零落》。一个月后,销量突然开始上升。就在自由亚洲电台采访张适之的前一天,这本书的销售刚刚突破一千册。张适之开心地在电话里说:“我昨天去印刷厂加印了,加印了!”

张适之所感受到的“一丝丝可能”,罗小虎是从创办《波士顿书评》的过程中发现的。

罗小虎此前一直是中国学术期刊的撰稿人。从2015年起,她感觉不能发表的稿子越来越多,“做一次专访我要看一个多月的书,约时间,采访,写稿子,是非常辛苦的”,但一句“不能发”就结束了,拿不到稿费还在其次,她感到巨大的不被尊重。

喜欢读书,有作者和学者资源,疫情过后,她“技痒”,就想搭建一个线上“读书会”,以发表原创文章和书评为主,建立一个作者与读者联接的平台。

2023年末一上线,就获得了巨大的关注与支持。半年后,她已经不用约稿了,每天都有大量作者投稿,还有热心者主动替她约稿。“我的目标就是五千人订阅,现在已经三千五百多了。”

这个巨大的惊喜使罗小虎开始思考原因。她对自由亚洲电台分析:“我的感觉是,现在的海外华人和之前的华人有非常大的差别。之前在美国的华人,一部分是来美国谋生,还有一些是有民运背景。但现在的海外中国人,移民也好,留学生也好,大部分不用为了生存发愁,于是就有了文化追求。”

罗小虎的感受在美国杜鲁门大学历史教授、华裔移民史专家令狐萍看来,正是华裔“新新移民”的显著特点。

她对自由亚洲电台分析说,“新新移民”主要是最近十年的移民群体,得益于中国的大学普及率,这个人群的受教育程度显著高于过去的移民群体,也高于其它移民族群和美国本地人口。这些人无需经历语言、价值观的磨合,而且得益于中国在过去四十年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新新移民”中,无论是孩子或成人,从小就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不少还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不需要再重复之前移民艰苦的谋生过程,有能力直接参与美国社会生活。

最重要的是,这些“新新移民”普遍拥有“世界公民”的心态。“很多人并不是一定要在美国生活的,很多留学生是要回国的,很多人还是想赚中国的钱。商界、政界、学界甚至普通百姓都在观望‘东升西降’,特别是‘中美博弈’的现象,都在考虑规划自己如何取胜;还有一些人,全世界跑,哪里好就去哪里,用脚投票。在这种世界公民的心态背景下,以及还要与中国保持联系与交流的需要,他们不要只选择一边,他们既要美国的,也要中国的。”

有钱、有闲、有文化,这样的海外华人的增多,与海外的简中出版者们,一拍即合。

正在萎缩的简体中文世界

更多的支持,来自墙内。

博登书屋2020年时,成立出版的第一本书是北京大学法学教授许章润的《戊戌六章》。这本是计划在香港出版的一套丛书中的一本,因为言辞敏感被香港出版社拒绝,荣伟果断要了过来。上架第一个月,就售出五千册,以至于亚马逊的推广经理好奇地问荣伟:你用了什么推销手段?

许章润新书《戊戌六章》封底封面(X截图)

荣伟认为,现在的海外中文出版与之前已大不相同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海外中文出版主要是指香港出版,不论是香港的铜锣湾,还是美国的明镜出版社,出版内容也主要是政治内幕或八卦。"他对自由亚洲电台说,他将出版社取名"博登书屋",就是向"兰登书屋"致敬,以出版"学术思想,独立研究"为主要方向。

中国严苛的出版审查,成为博登书屋的助力。荣伟建了一个群,名叫“纽约思想者俱乐部”,网罗国内各路学术大咖,“他们在大陆都出不了书,研究宪政的不能出,研究历史的不能出,研究小粉红的也不能出”,最后都成了他的作者资源。

在博登的出版名录中,有《邓小平在1989》这样的热门书目,也有《宪政中国:迷途与前路》、《国家主义的阴影:学者、民粹与少数派》这样的学术研究;有《刘亚洲:大国战略与中美关系》这样在中国也无法找到的旧作集纳,也有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研究著作。

刘亚洲著作《大国战略与中美关系》封面(amazon.com截图)

“只要不是谩骂,是认真的学术研究,为什么不能出?大家都可以讨论的嘛。”荣伟说:“左中右的观点都能出版,这才是真正的言论自由。”

张适之同样感慨于简体中文世界的萎缩,“大家都说现在国内简体中文是垃圾场,没什么可看的,连训练GPT都不够用。”

据Web Technology Surveys网站对全球网站使用的语言排序,2024年,中文在全球网页使用语言数量排序中仅排第13,排在意大利语、荷兰语、土耳其语、波兰语、波斯语之后。而在2013年,中文还是第7名。这10年间,中文网页数量的世界占比从2013年的4.3%,降低到2024年的1.3%,下降了70%,仅略高于印尼语和越南语。

即便发表出来的文字,也被认为是大量“污染的”,充斥了官僚的空话套话,“撸起袖子加油干”这样故作贴近民风的俗语,或以“灵活就业”替代“失业”的新型词语。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709/2244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