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
在中国的十字架下
无声呼唤着“人”的世界
林昭墓碑正面。
五
1980年8月22日,林昭被杀十二年后,上海高级法院《沪高刑复字435号判决书》为林昭平反,但竟以林昭为“精神病人”为由承认是一次“冤杀”而已。林昭的校友和老师于同年12月11日在北京大学礼堂为她举行了平反追悼会。灵堂中有一幅挽联,没有字,只见上联一个怵目惊心的大问号“?”;下联一个震撼灵魂的惊叹号“!”。
这种留个尾巴的不彻底的“平反”人们显然无法接受。当时,人们对文革滥杀无辜深恶痛绝,可谓群情奋勇,又正值拨乱反正时代批判四人帮的政治需要,在多种原因形成的合力下,1981年1月25日,林昭第二次得到平反。上海高院再次复审,撤销1980年以精神病为由的裁定,同时撤销文革和文革前对于她的判决,宣告林昭无罪。
林昭遗像(摄于1958年)
又过了二十三年,2004年4月22日,一座小小的林昭坟墓在苏州灵岩山立了起来。墓中只有林昭的一缕发丝、一些骨灰、一套旧衣和一张照片。林昭的墓碑正面锲刻着:
一九三二.十二.十六——一九六八.四.二十九
林昭之墓
苏南新专、北京大学部分老师同学、妹彭令范敬立
背面以红字书:
自由无价
生命有涯
宁为玉碎
以殉中华
林昭一九六四年二月
林昭墓碑背面。
在林昭坟墓敬立后两天,2004年4月24日,《寻找林昭的灵魂》首集首次播出。当时,这部由胡杰先生历时四年采录制作的电视纪录片在中国以非公开放映方式在一些关注者之间传看;历史见证人对林昭的回忆、学者专家对有关林昭史料收集和研究工作在进行……
但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历史竟然又一次回流!
不多久,《寻找林昭的灵魂》成了禁片,严禁流传播放;林昭坟墓成了禁地,严防人们前往拜祭;林昭的名字也成了敏感词,不准公开出现;任何有关林昭史料收集和研究工作更属违法之列。这种倒行逆施,使人愕然。就像广州中山大学教授、独立中文笔会第七届林昭纪念奖获奖人艾晓明博士在她于2013年4月4日发表的文章《“死者青春长在”——癸巳年悼林昭》中所道:
读到林昭狱中遗稿,我不禁怀疑,林昭案倘若放在今天,还能平反?所有那些针对极权独裁、特务统治和密谋政治的揭露,恐怕只能作为犯罪铁证吧。君不见,至今苏州灵岩林昭墓上,依然有摄像头将每一位前来吊唁者的身姿记录在案。由此我不禁要问,当年林昭案能够经历两次平反,最后连因“精神病”的尾巴也不保留,林昭被确认是无罪错杀——这该说是一次了不起的拨乱反正,还是一次不小心的“政治错误”?
我想到当年林昭的校友和老师她举行了平反追悼会时灵堂上的那幅挽联,想到上联那个怵目惊心的大问号“?”;想到下联那个震撼灵魂的惊叹号“!”。这位北大才女,在1957年“阳谋”期间,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成了右派,她在狱中多次绝食,自杀,申诉,写血书,宁死不屈,在文革席卷神州最为黑暗的日子,最后惨遭处决。她是中国圣女,异常刚烈,异常悲壮,唱出了最动人的“天鹅之歌”,成为了中国人追求自由民主的象征。然而,今天,五十五年过去,林昭们更被打入深渊。今上继承毛泽东衣钵,搞个人崇拜,更以“数字极权主义”进行高压统治,打压异见不择手段,中华民族又到了危险的时代。
难道林昭那一代人的鲜血,竟是白流的吗?
浑身伤痕、曾经也是右派的诗人白桦,在他晚年的时候,以整整十年时间毅然完成了二百六十五行长诗:《从秋瑾到林昭》。他的长诗最后喊出:
把黑色的白还原为黑!
把白色的黑还原为白!
还中国以真实!!
还林昭以美丽!!!
“白霓贯日,彗星袭月。”“忠骸何在?浩气长存!”严正学、朱春柳伉俪为林昭、张志新创作的英烈双雕。
白桦这样形容林昭这些先烈:
她们用鲜血的醒目色彩提醒我们记住她们美丽的面庞!她们用鲜血的醒目色彩在二十世纪的史册上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她们用鲜血的醒目色彩让我们记住她们的来路和归途!她们用鲜血的醒目色彩让我们记住她们的潇洒身影!她们用鲜血的醒目色彩让我们预见她们必将复活的日子!
一切都非常悲壮,但是人们不屈不饶地期盼着——相信这一天一定到来。是的,“复活必然成为一个庄严的节日,/欢歌一如生命,无所不在。”
(本文初稿写于2006年5月文革发动四十周年之际,2023年4月22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