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2024年经济成长目标设定为5%,延续近年来的经济政策调性。这一目标平衡经济需求与实际可能,与潜在经济成长率保持一致。根据人民银行2021年测算,“十四五”期间潜在产出成长率约为5%—5.7%,因此今年的成长目标符合中长期发展规划。
然而,考虑到全球经济不稳与内部结构性问题,5%的成长目标实现难度较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1月预测中国经济成长率仅为4.6%,显示中国经济仍面临内外挑战。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速目标从历年约3%的水准下调至2%。此举反映中国经济需求疲软,并且符合国际趋势。中国政府期望透过政策调整改善供需关系,维持物价在合理范围内。
中国政府今年赤字率设定为4%,突破3%的传统限制,并创历史新高。赤字规模达5.66兆元(约2.55兆新台币),比去年增加1.6兆元。这反映中国政府透过扩张性财政政策稳定经济成长的决心。
此外,新增中国政府债务总规模达11.86兆元,占 GDP比重达9%,显示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中国政府拟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为国营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此举旨在缓解银行盈利能力下降与净息差缩窄的压力,支持金融机构稳定发展。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重申适时降准降息的政策方向。尽管市场预期落空,但在流动性宽松环境下,未来仍可能透过降准来释放资金,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政府将根据地方债务风险实际情况,动态调整高风险地区名单。这项措施有助于释放基建投资潜力,推动经济稳定成长。
中国政府表示将推动中小银行合并重组,透过补充资本金、市场退出等方式化解风险。这项政策有助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并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