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了。下午通常重复上午的活动。林吃完晚饭也要坐下来待会儿才到院子里走走,有时候叶群陪他,豆豆或老虎在家也陪着转,没人陪他就自己转,转到晚上9点多钟回来就睡觉。
早些年,林还到公主坟街上活动活动,拎只小收音机边走边听时事,我就在后面悄悄的跟着,躲在电杆或树杆后面盯着他,因我有保卫他安全的职责。那时,认识他的人很少,活动也很自由。
刘:林的一日三餐都是你端上桌的,他都吃些什么?
文:1960年我刚到时,他们一家四口还能在一桌吃饭。文革开始,豆豆和老虎都到空军上班了,叶群忙,起的晚,林的三餐都是自己一人吃。
林吃的比较简单,比如洋白菜、菜花、空心菜、胖头鱼他都吃,他吃的菜都是煮的,拌点油盐,还不得放葱姜蒜。他拒绝吃炒的菜,说吃了上火。主食是馒头。馒头切成片泡在汤里,吃的时候要去掉汤。林吃的菜通常盛在几个小碟子里,他不喜欢吃的就放在一边。长期素食,营养很差,林的脸上几乎没有血色,叶群想了办法,在林的面食中掺了些高蛋白。
外出的时候就带个菜谱,我每到一个地方,就先把菜谱和制作方法交给那里的厨师。当时他还能喝些水。到1965年后喝水少了,饭量也小了。
刘:林像苦行僧样生活,营养能保证吗?
文:叶群想了个办法,把肉剁的很粹,做成小饼给他吃。
刘:他没有食欲,是不是有萎缩性胃炎?恐怕还是过去他在战争年代长一顿短一顿造成的。
文:他从未有饥饿感,反正到点就吃,每顿像猫食。他给我说过一个故事,红军时期,打了一场败仗,逃跑了一天没吃上饭,饿的难受,正好窜到一个地主家,锅里炖的是肉,好香啊,又是大年三十,那是他最好吃的一顿饭。
刘:听说林饭前不洗脸也不洗手。
文:早些年他早上起来,我把水给他放好了,放上毛巾他就自己洗。到1965后就不洗脸不洗手了,吃饭时,手在裤子上蹭两下抓起筷子就吃。晚上上床休息也不冼,我给他弄块半湿的毛巾擦擦就行了。
他中午吃饭老是爱出汗嘛,只要一出汗就呆呆的躺在床上,生活秩序也乱了,后来他就先睡觉,不管睡着睡不着,到下午两点起来再吃饭。
不愿洗澡,不愿换衣服
刘:洗衣服,洗澡啊,这些都是由谁来照顾林?
文:洗衣服的事就交给了王老太。老王是陪伴豆豆的,也照顾叶的生活起居。
林平时出汗多,怎么也不让换内衣内裤,都穿两三个礼拜了,我坚持着动员他,说:“你出汗还穿着,更容易受凉,换件衬衣吧?”他同意了,就说:“你说的对,换一件吧。”换下来的衬衣脏着呢,领口黑不溜秋、光几几的,老王得用洗衣粉泡上两天,再拿搓板搓洗,费劲着呢。
平时林的衣服修修补补也是让老王来做,林蹲厕所屁股露着易着凉,老王就把林的衬衣后摆接出一块来。
早先林不愿洗澡了,我对他说:“你好久没洗澡了,等天好了,给您洗一下澡吧。”林说:“讲卫生的事,不能全信医生的话,你要都听就活不了。”他又说:“你看农村的孩子多脏呢,人家也没病没痛的,西藏的孩子生下来洗一次,死时洗一次,不也活的挺好嘛。”
后来他到庐山,住在美庐,那里原是他校长蒋介石的别墅,宋美龄的画,蒋介石着军装的像还留在墙上。美庐有一个小锅炉,早些年蒋宋就用它烧水洗澡的。有人告诉林说,老蒋的睡眠好,就是经常洗澡。林从那儿开始天天洗浴,下山后还能做到十天半月洗一次。
林要洗澡我帮他弄好水,还要拿温度计量。温度要求调到37度,他自己洗,洗的时候水里要放点醋精,用药皂,红颜色的那种。他洗澡很快,在水里胡弄几下就上来了。
冬天,我用体温焐热他的衣服
刘:你侍候林每天都要做些什么准备?比如根据他的习惯,安排他的什么活动,你得事先要想到一些问题。
文:先要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比如,什么时候给房间通风,什么时候搞卫生,通风时他坐到客厅,我就把卧室窗户打开,如果他在卧室,我就把客厅给通通风。他怕风,一般不大开窗。外出时,天气变化该添加什么衣服,穿什么鞋,这些事我想的比较细,比较多。
刘:我见过他睡的床,不宽,只有一米三五。
文:对。他不睡大床,也不睡席梦丝,他无论到哪儿,就睡棕床上加一层软垫。每次外出,我们就把他的被子衣服用大帆布口袋装好带上。他穿的、盖的都不用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