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民|组织工会与罢工权:劳动者不可剥夺的权利和捍卫利益与尊严的基石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存照 > 正文
王庆民|组织工会与罢工权:劳动者不可剥夺的权利和捍卫利益与尊严的基石 —驳王志安“工会寄生虫论”、“罢工祸害论”
作者:

引子

近日,著名媒体人、前中国央视记者王志安在推特上发表了一系列针对工会及罢工问题的评论,具体内容较多,不一一列举。

简而言之,王志安认为,工会组织工人罢工,乃至工会存在本身,阻碍了生产力提高、降低了经济效率、破坏了经济自由,不利于企业家及企业发展、也有害于工人自身。王志安还认为应该废除工会、禁止甚至镇压罢工、市场竞争高度自由化,尤其反对工会组织和工人集体行动、也不承认剥削压迫的存在,要工人努力工作、提高效率、靠自身奋斗获得收入,社会整体也会受益。王志安还明确说明这些言论并非开玩笑,而是他认为的“常识”。

王志安言论一出,引发激烈争议。有不少右翼的泛自由派人士支持他的观点,也有不少反对声音。

笔者虽然并非劳工领域专业人士,但作为一位对于国际工运史及中国工人境况有所了解的人,在本文就王志安的言论及与工会和罢工相关的问题做些评论,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工人组织与罢工权的起源、价值、正负两面影响,以及世界各国工会及罢工权问题、中国工人面对的真实境况及捍卫其权利与尊严的重要。

人类罢工活动的起源、发展、形式的演变

狭义的罢工运动,是指17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人群,通过停止工作、拒绝完成企业主任务、为工程制造障碍等方式,争取权利和保障自身利益的活动。

而广义的罢工,则与人类文明史伴生,古代奴工(如手工业者、服务于贵族的仆役)和农民及所有劳动者,都曾以各种罢工或怠工形式,来对抗主人的剥削压迫、争取相对较好的待遇。

古代徭役和农奴制之所以效率低下,即便用皮鞭和棍子逼迫奴工,也仍然无法激起奴工积极性,正是因为奴工敢怒不敢言、无力直接反抗,就在劳动中尽可能偷懒和磋磨,以缓解自身劳动的劳累和被暴力压迫的痛苦。这种怠工往往没有明确的领导者,而是依靠奴工们心照不宣的默契。

近现代各国纷纷废除农奴制和庄园奴隶制,如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林肯时代美国废除奴隶制,也正是为解放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相对于奴工,自由民有了更多自由和尊严,也有着更强劳动积极性。而废除奴隶制的国家,之后经济都更迅猛和良好的发展。

工业革命后工人恶劣的生存境况导致罢工的规模化与组织化

而工业革命后,生产方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操作新式生产工具的产业工人出现,且数目迅速而不断的扩大。这些产业工人一方面获得了相对农民和传统手工业者更高的平均收入、区别于“男耕女织”的传统农业生活,也遭遇新的剥削和苦痛。钢铁工人、煤矿工人、建筑工人……各行业产业工人在将世界改造的天翻地覆同时,自身却工作在令人痛苦和危险的环境中。

如钢铁工人要面临高温热流的侵袭、浓烟灰渣的浸染、锅炉爆炸的危险,煤矿工人更是在几乎完全没有安全设施的井下作业,发生死亡事故是家常便饭。直到20世纪前30年,美国煤矿每年有3000多名矿工因各类事故死亡,每开采100万吨煤炭,就要付出8.37条生命。而如尘肺病等职业病造成的死亡,大多数都难以统计,实际因工致死致残人数比以上数字更高。而一张反映1900年比利时矿工下井的照片中,数十名矿工被塞在狭小的下井梯中,像动物一样肮脏和蜷缩。这些都反映了直到20世纪初,欧美工人工作条件仍然危险和恶劣,更不用说更早的18-19世纪了。

总之,那时的工人工作在非常恶劣和危险的环境中,劳动工时很长、收入远低于产出的经济效益和付出的各种代价。一些工人还时常面临失去生命或重度残疾的危险。另外,工人之间也存在不平等,女工和童工收入显著低于成年男性工人、非白人工人收入显著低于白人工人(哪怕劳动成果相同,也是差异化对待)。

罢工及工人运动的抗争以及现代工会的诞生、发展和作用

正是许多不公不义、恶劣的工作条件和微薄的报酬,让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工人开始团结起来,争取权利和尊严。诉求包括改善工作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对伤残工人予以保障等。之后还有女性的抗争,要求男女同工同酬。而产业工人的结社,也正是在此时大规模成型。

工人们之所以组织起来,是由于单个工人根本无力对抗财大气粗、雇佣黑帮人士、还有国家机器保护的企业主。个体的抗议、罢工、辞职,显然也不能影响企业主和政府的决策。无论武装反抗,还是和平非暴力抗争,都需要工人团结和组织起来。现代的工会也就应运而生。

工会的宗旨是为了维护工人权益,并要求成员集体行动、与同事同仁共进退。工会在罢工或其他抗议时,还会有纠察队动员参与和维持秩序,对于背叛工人集体的“工贼”往往还施以暴力手段。但这是维护工运秩序的必要,否则就无法凝聚力量抗争,会被软硬兼施、同样有暴力能力的企业主及其打手、政府军警轻易瓦解和镇压。

正是在工会组织的罢工和其他抗争下,从18世纪到20世纪,各国工人阶级的权利从无到有、保障由少到多,从如奴工一样的工作机器、行尸走肉,到成为有自主性和尊严的工人阶级。如八小时工作制、工伤保障、工人医疗和养老保障(退休制度)、工作环境安全保障、工人在必要范围内的自主自治等,逐步得到实现。

不仅工人权利和保障制度的建立有赖于工人抗争,各种权利和保障制度的维护,同样依靠工会、罢工压力、各种工人运动。否则,各项保障只是一纸空文或大打折扣。法律和制度条文的诠释、使用、注解,都取决于法律的制定与执行者及其受到的各方影响。当资本家和亲资本政府力量强大时,法律的解释和执行就利于资方;当工人团结和有影响力时,有利钟摆就会偏向劳方。且双方的博弈往往可以让法律的解释和执行更加公平。而如果只有一方的影响,或双方的力量及话语权相差悬殊,法律的天平就会倾斜而不公正。

欧美之所以工人保障较好,正是在于工人的团结、工会的强大、工人运动的蓬勃。美国虽然贫富差距大,但工人运动的强大仍然让蓝领和白领工人都能得到较好保障。而像香港等亚洲地区,工人权益往往较差,很大程度在于工人组织不力、政府对工人的打压。例如香港从港英时期到中共统治至今,政府都阻止工人拥有“集体谈判权”,而工厂主和地产主在政法界和舆论界都有垄断性影响力,是香港贫富悬殊、中下层工人生活痛苦的原因之一。

罢工及工会的利弊分析及社会力量的制衡

当然,工会及罢工也确实有各种副作用、负面影响。工人组织起来抗争既可以争取合情合理合法的权益,也可能争取不合现实的、过高的收入和利益。罢工活动也会影响生产进度和效率。工会在组织罢工中,对待工人、企业主及打手、警察时,有时也会使用暴力手段。而一些缺乏品德和怠工者,也会利用工会及反抗企业主的活动以谋取不合情理法的利益。大规模的罢工也会对社会秩序造成冲击,甚至酿成极左极端革命,损害包括工人阶级在内各国人民利益。

但这些问题是任何组织和社会运动都会带来的一些副作用,其危害是有限的,以及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加以弱化的。即便有这些弊端,也更不应因噎废食,废弃、禁制、打压工会和罢工及其他工人运动。

首先,企业主、资本家、地产主等资产阶级和精英阶层,本就拥有巨量的资源,其不可能放任工会无限要求权利和利益。资方多数情况下都有充分的资源与劳方对抗,双方博弈下形成妥协,而不会让劳方单方获利。

第二,政府机构不可能允许罢工者无限的要求和不断损害社会秩序的行为。政府作为保守现行秩序的机构,普遍对罢工持容忍但不鼓励的态度。民主体制下的政府,对于罢工虽然多数情况下会允许,但不会无限包容。如果罢工的要求明显不合理而罢工时间过长,民众也认为某次罢工不合理且过于影响正常生活,政府就会派出军警人员强迫罢工停止,必要时还会武力镇压。而专制政府则更加普遍镇压罢工。在这样的前提下,工会和罢工工人不可能随心所欲。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议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4/1002/2110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