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峰过境“鱼米之乡” 湖南平江72小时洪灾纪实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大陆 > 正文
洪峰过境“鱼米之乡” 湖南平江72小时洪灾纪实 —原点original:洪峰过境“鱼米之乡”,湖南平江72小时洪灾纪实

前往孤老家的路是有些危险的。梁绪伟发现,洪水里漂浮着各种杂物,阻碍冲锋舟的行驶,电线肆意地耷拉或浸泡在洪水里,随时会带来触电的风险,它们把通往孤老家阳台窗户的路层层包围。队员们只好用刀把悬挂的电线切断,冲锋舟沿着房屋小心地把物资从阳台送进去。

image

救援队队员给受困老人送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和生活物资。受访者供图

与河南神鹰救援队几乎同时抵达的,还有来自湖南慈利的雪狼救援队,这是一支民间自发组织的水上救援队。抵达平江县城后,雪狼救援队立即前往县城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西街。半夜开始救援,直至18时才结束第一批群众转移,这支队伍整整工作了18个小时。秘书长刘瑞明在出发前“心心念念”想尝一口平江的特产麻辣香干,也没有机会吃上。在他发布的视频下,平江人纷纷表示想要邮寄上自己的“心意”给他们的救灾英雄解解馋。

image

居民家就在汨罗江支流一侧,洪水涨起,冲垮了一楼房子。郑子愚/摄

相比排水系统相对完善、交通较为便捷的县城城区,处于深山之中的农村地区救援情况更为紧迫。童市镇芭蕉村发生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房屋倒塌、农田被淹;三阳乡平塬村,天岳街道金窝村及大西村道路中断,洪水漫溢,大量村民被困家中等待救援;三阳乡金塘村,公路桥被冲毁,电力设施受损……

7月2日20时左右,全国曙光救援同盟指挥长王刚接到抵进浯口镇浯口村三丘田的任务。工作人员告诉王刚,三丘田是平江县最后一个“孤岛”。

三丘田是平江县浯口镇浯口村下的自然村,位于汨罗江边。村民日常要到镇上购买物资,进出靠村道、过江便道。灾害发生后,三丘田一直没有任何信息传出——通信断了。王刚听说,里面有100多户,以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

进入三丘田的难度很大。当地政府曾组织力量,试图通过60匹马力的冲锋舟,横渡汨罗江抵达三丘田。可由于已到晚间,江面漆黑一片,再加上江面水流湍急,不具备冲锋舟渡江条件。即使渡江成功,也难把物资补给送入村庄。多批突击力量试图冲进三丘田,都因水流湍急、路况恶劣等原因失败。

王刚和队员们查看卫星地图,找到一条需绕行20多公里的小道接近村子。虽然半道上还是有不明深度的积水,但可以借助水陆两栖车和皮卡车脱困。

到离村庄约2公里左右的地方,道路被倒下的树木阻断,王刚和队员们以步行的方式前往三丘田。当晚23时左右,王刚团队到达村子。

最后一个“孤岛”三丘田和外界取得了联系。

image

前往三丘田的道路。受访者供图

王刚介绍,当时村里断水断电,村里还有被倒塌树木砸伤的村民。进出村里的山路崎岖,不能将村民一次性全部转移,任务小组以肩扛手提的方式给村里送了50箱面包和饮用水。

此时,王刚的任务列表里还有一项。位于镇上的指挥部提示,有一位母亲正在等待居住在三丘田的两个孩子的信息。王刚向前来领取物资的村民们打听两个孩子的下落,有村民将孩子领到了王刚跟前。“他们是一对兄妹,跟着奶奶住在村里。奶奶身体不太好,也不愿意离开村子。我留了一些物资给他们的奶奶,就把孩子带出来。”王刚说。

当队员抱起4岁妹妹的时候,她有些害怕,鞋子也掉了。7岁的哥哥显得很勇敢,他捡起了妹妹的鞋子,跟着队员离开村子。撤离时已是3日凌晨,驾驶位上的王刚再回头时,兄妹两人早已沉沉睡去。

截至7月3日8时,湖南岳阳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发布《水情快报》显示,汨罗江干流平江水站水位降至69.73米,低于退出警戒水位(70.50米),本次超警时长为72小时15分。目前,水位还在持续平稳回落中。

此时,神鹰救援队的重点也从救援与转移被困人员变成了街道清淤,主要负责平江县城汉昌街道洪家塅社区的排涝清淤工作。洪家塅社区是湖南省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人数最多的项目,共有7500多人,1900多户。

梁队长表示,目前城区的水都已经退下去了,还有个别比较低洼的地方,比如地下车库等还有积水,救援队、消防队伍正在加紧排涝中。“目前断水断电,没有什么困难,就是抽水泵太小,抽水速度太慢,今晚不休息,争取明天早上把水抽完,让小区居民早日恢复到正常生活”,梁绪伟干劲十足。

image

神鹰救援队连夜为地下车库排涝。受访者供图

泡在泥地里的“心血”

7月2日,从村里通往县城的桥上的水退去一点后,小傅父亲决定开车到县城找儿子。公路上满是泥泞,10公里的路,开了近半个小时。看见满脸疲惫的父亲,小傅觉得他一下子老了十岁。

当天下午,小傅和父亲重返果园,收获的季节,果园应该是五彩斑斓的,如今望去只有土黄色,果树东倒西歪,大棚也被吹毁,空气中潮湿的味道闻着有些窒息。

“满目疮痍”,小傅叹了口气。

image

果园大棚被吹毁。受访者供图

这是小傅和父亲接手果园后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灾难,此前果园也发生过旱灾和冻灾,损失在能承受的范围内。但这次小傅口中平江县“70年难遇”的水灾,让这个果园显得更加命运多舛。

7月3日下午,石洞村水位下降,通过县城的主要线路已被打通,小李才得以下山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他一直开车到镇上手机才恢复了信号,但电路依然在抢修中。小李表示,电路受损给村民们的茶叶粗加工造成了很大困难。

3月至6月正是烟茶收获的季节,这场洪灾给小李造成了近2万元左右的直接损失,还不包括被冲垮的三间房屋的修缮费用。

image

小李被冲垮的房屋。受访者供图

同日,在家纺店收拾残局的潇潇又开了一整天的直播,回答评论区中大家关心的问题。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你怎么还在笑,心态这么好”?潇潇笑着答道:“淹都淹了,之后还要重建,亏了的钱都还要挣回来。不笑怎么办,难道哭吗?”

潇潇的店铺和货物全部被淹,直接损失超过百万元,目前还没有收到任何有关补偿的消息,她被淹的店铺和车辆都没有购买保险。

记者于4日上午抵达平江县浯口镇兴教街。道路仍是瘫痪状态,街道上满是淤泥,还夹杂着大量日用品。居民们正在清淤。居民们告诉记者,此次涨水持续约24小时。洪水于2日下午渐渐退去,当晚7点左右才能看到路。

image

兴教街居民手的位置是2017年时的涨水位置。这一次涨水完全超出了她的预想,家里一楼几乎全部淹了。郑子愚/摄

小傅的社交账号下面,有不少老顾客留言:“今年还没吃上你家的葡萄呢”。

往年7月,正是小傅果园内蓝莓上市的黄金时期,在约50亩的种植区内,一颗颗成熟饱满的蓝莓挂在树上,大约有一万斤……

“这次真的是无能为力了,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办了。”小傅回复。这两天,他一直在盘算一笔账,即便前前后后投入200万元,也不可能将果园恢复如初。200万元,相当于果园4到5年的营收。

“葡萄还有20天就要上市了,现在全都淹没了,一颗都就救不回来”,小傅表示,除了水果以外,房屋、沟渠、围网、灌溉系统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加上水果本身的价值,看得见的损失要近300万(元)”。

但更让小傅担心的,是那些“看不见的损失”。种植物在水里浸泡了近24小时,势必会影响来年的挂果,对日后种植的果子质量产生影响。“果树都病恹恹的,有发病的可能性”。

父亲还想着补救,找了认识的农业专家询问,“这葡萄还能不能救了?”专家表示,补救意义不大,泡水时间太久了。

洪水退去后,外面包裹了一层厚厚的泥沙。“都没用了,泡了水有病毒,无法售卖”,小傅心里很清楚。

如今,小傅和父亲正在对果园进行清淤和消毒的工作,并计算果园的实际损失,上报给镇政府,但果园的未来何去何从?他没有答案。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原点original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4/0706/2075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