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家们对鲍林的狂妄嗤之以鼻,行,你不是说我们原来的研究不严谨么?我们再来几次,看你服不服。
最后,至少有16篇设计周密的对照双盲试验证明,维生素 C无明显作用。
这里面还有一个异常有趣的细节,因为盲法的要求,维生素 C片与安慰剂(乳糖片)在外观和口感上是设计的没有区别的,但有些淘气的志愿者居然试图把药片咬碎——我尝尝啥味儿的(维生素 C味道酸,人家本来就叫抗坏血酸嘛),猜猜我吃的到底是维生素 C还是安慰剂。
结果还真就有79人猜中,以至于在这部分人中,维生素 C似乎显示出了部分效果,也就是说,当人们对一种药物产生信仰时,就可以出现虚假的效果。
我们今天已经理解了信仰疗法的产生机制,暗示和自我暗示可以缓解某些疾病的症状,信仰——宗教般狂热的张力会创造出一种非常有利于治疗的精神状态,但也只有像鲍林这样的超级巨星才有这样的魔力,我要说读书能治感冒恋爱能防新冠,也不可能有人当真啊。
在我们后人看来,这些试验已经毫无疑问地证明鲍林是错的了,再看不出来,那简直就是傻子。
但鲍林就是不承认,他抨击医学界和药厂完全是为了感冒药的销量才故意抹杀有利于维生素 C的证据——嘿嘿,这种阴谋论大家是不是也特别熟悉?
1976年鲍林再版了《维生素 C与感冒》,在核心观点不变的基础上,再增加两章专门批评医学界的——不听我的,我就骂死你们。
让你们不信我说的维生素 C能预防和治疗感冒,我再出一本书说维生素 C还能治疗癌症呢!
1979年,鲍林出版《维生素 C与癌症》,1986年,鲍林在《怎样才能长寿与健康》一书中,更是把维生素 C捧上了天,说维生素 C可以增进健康,有助于防治心脏病、癌症和其他疾病,并且延缓衰老。
医学界还像以前一样,认认真真做对照试验,对鲍林的胡说八道一一予以迎头痛击。
我们无法得知晚年鲍林的内心究竟是一个什么状态,他会很痛苦么?还是斗志昂扬地与所有的反对者死战到底?
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历史上著名科学家晚年误入歧途的教训比比皆是,鲍林是公认的杰出科学家,英国的 New Scientist甚至把他列为人类迄今最伟大的20位科学家之一,可与伽利略、牛顿和达尔文、爱因斯坦比肩齐名。
幸运的是,美国的医学界没有被他误导,而是用一个又一个严谨的临床试验研究将他的谬说驳倒。
遗憾的是,鲍林的很多医学建议早就已经影响到美国之外的很多国家了。
再伟大的人,也有犯错误的可能,维生素 C被长期滥用的教训提醒我们,诉诸权威是一种很危险的思维方式,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只有坚持真正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才能保障人类世界健康发展。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也许,有些人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就是,死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