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李克强答记者问全文 没有关于周永康的问题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新华网:李克强答记者问全文 没有关于周永康的问题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

  许多投资者认为,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会继续放缓,会低于确定的7.5%增长目标。在不采取更多刺激政策的前提下,您所能接受的最低增速是多少?

  2014-03-1311:13:10

  李克强:

  我刚才讲了,一些关于中国经济偏悲观的报道我看到了,而且也注意了。我们在去年并没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经济预期目标,为什么今年不可以呢?

  2014-03-1311:14:22

  李克强:

  当然,我不否认今年可能会有更复杂的因素,我们之所以把经济增长率定在7.5%左右,考虑的还是保就业、惠民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我们更注重的是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

  2014-03-1311:15:38

  李克强:

  这使我想到上个月23号,G20也就是20国集团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发布了一个公报,提出要在原有政策可达到的水平上,把GDP在5年内再提高2个百分点,以增加就业。在我的印象当中,G20这么说可能还是第一次,这表明主要经济体更加看重增长和就业的关系。

  2014-03-1311:16:31

  李克强:

  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也难以增加社会财富。我在基层曾经访问过一些“零就业”家庭,一个家庭没有一个人就业,真是毫无生气,没有希望。现在我们全国每年要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1000万人以上,还要给六七百万新增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留有一定的空间,所以要有合理的GDP增速。

  2014-03-1311:18:51

  李克强:

  当然,我们既然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左右嘛,就是有弹性的,高一点低一点,我们是有容忍度的。至于你说可以接受的下限是什么,那就是这个GDP必须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居民收入有增长。我们不片面追求GDP,但是我们还是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提高质量效益、节能环保的GDP。谢谢。

  2014-03-1311:20:11

  香港商报记者:

  请问总理,很多香港的民众都认为,面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快速发展,有很多人都认为香港竞争优势遭到了很大的弱化,请问总理怎么看香港的发展前景?谢谢。

  2014-03-1311:20:54

  李克强:

  这几年,世界经济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在这种严峻复杂的环境下,香港能够站住脚跟,保持繁荣,本身就表明香港经济有竞争力。香港在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现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升级,也给香港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中央对港澳的政策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央政府也会继续支持香港,保持并且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大陆在进一步扩大开放服务业,香港在这方面是有专业优势的,近水楼台可以先得月,我相信香港同胞历来是有着敢拼能赢的精神,会在未来全球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保持繁荣。谢谢。

  2014-03-1311:21:21

  美联社记者:

  我想请问李总理,您如何评价中美关系的现状?如果要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水平的话,两国面临的障碍有哪些?中方希望美方做出哪些改变?谢谢。

  2014-03-1311:24:43

  李克强:

  中美关系实质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去年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加州庄园会晤,达成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共识,那就是互不冲突、互利共赢。

  2014-03-1311:25:08

  李克强:

  当然,中美因为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对一些问题存在分歧——这是客观的,在合作当中有摩擦也是事实,但这是合作中的“烦恼”。

  2014-03-1311:25:37

  李克强:

  我们只要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好分歧,平等磋商,尤其是注意扩大中美的共同利益,就可以提升中美关系的水平。

  2014-03-1311:27:25

  李克强:

  中美的共同利益可以说是远远大于分歧。去年我们双边贸易额达到5200多亿美元,粗略算的话,每一个工作小时,中美之间可能有1亿美元的生意已经做成了。何况我们现在还正在进行中美投资协定的谈判,中美合作的潜力巨大,要在增强互补性上多做文章。所谓“智者求同,愚者求异”,变是向有利于中美双方、有利于两国关系稳定的方向去走,还是要择宽处行,谋长久之利。谢谢。

  2014-03-1311:27:48

  中国日报记者:

  总理您好。您在报告里讲改革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还要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举措,那么今年您觉得最应该从哪些领域突破?谢谢总理。

  2014-03-1311:31:13

  李克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也就是要把改革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我回想了一下,去年以来国务院开了40次常务会议,其中有30次是研究改革相关的议题,即使是其他议题我们也是在用改革的精神研究和推进的。其基本取向那就是让市场发力、激活社会的创造力,政府尽应尽的责任,让人民受惠。

  2014-03-1311:31:33

  李克强:

  这也使我回想起30多年前,我在农村作村干部,那时候起早贪黑,恨不得把每个劳动力当天干什么都给定下来,结果呢?到头来就是吃不饱肚子。后来搞承包制,放开搞活,农民自己决定干什么、怎么种,几年时间温饱问题就解决了。当然,我们现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目标要有个过程,但古人说“吾道一以贯之”,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假以时日,必有成效。

  2014-03-1311:31:46

  李克强:

  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但是也要抓牵牛鼻子的改革,在重点领域要有所突破。今年我们还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让市场发力,有效规范地发挥作用;还要把财税金融改革作为重头戏,包括给小微企业减免税费方面有新的举措,给市场助力;以结构改革推进结构调整,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宽市场准入,尤其是在服务业领域,像医疗、养老、金融等,让市场增强竞争力。诸多的改革我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都说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关键还在于推进落实。

  2014-03-1311:36:21

  李克强:

  当然,改革会触动利益、会动“奶酪”。你放权,有些人的权就少了;放宽市场准入,增强市场竞争力,现有的一些企业就会感到压力。但是为了释放改革红利,尤其是让广大人民受惠,我们义无反顾。谢谢。

  2014-03-1311:38:15

  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

  总理,您好。我们都知道两岸现在迎来了一个好的机遇,在今年过完年之后,两岸主管事务部门负责人见了面,而且习主席也与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见面,并且发表了重要谈话。我的问题是,两岸现在的交流以及互动非常密切,大家也非常希望两岸关系有新的突破。请问您对新的一年两岸关系发展有什么样的期待?谢谢。

  2014-03-1311:38:57

  李克强:

  两岸是手足同胞,一家人,此话可以说常讲常新。你刚才列举了两岸关系进展的一些事实,我也想讲一件很有趣的事。去年两岸的媒体共同把“进”字作为两岸年度汉字。这个字可以说反映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趋势,也反映了两岸民众的期待。我也期待着在新的一年两岸关系有新的进展,再进一步。

  2014-03-1311:39:58

  李克强:

  我认为两岸关系中重要的内容是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去年两岸人员往来已经突破8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希望继续保持这样一个好势头。两岸还在就ECFA后续协议进行商谈,希望早出成果,造福两岸的民众和有关企业。借此机会也请你转达我对台湾同胞新的一年的祝福。谢谢。

  2014-03-1311:41:01

  新华社和新华网记者:

  总理你好,房地产问题一直是社会持续关注的问题,今年两会上也有代表委员提了很多的建议和意见。那么请问总理,政府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谢谢。

  2014-03-1311:43:36

  李克强:

  房地产问题是个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居民住房问题。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这应该是政府奋斗的目标。我们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城市的情况,分类施策、分城施策。

  2014-03-1311:44:08

  李克强:

  政府还是要用更多的精力、更大的力度来解决好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问题。现在我们国家城镇集中连片的棚户区还居住着上亿人,可以说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几百个人一个旱厕,特别是北方,到了冬天居民入睡要带着棉帽、穿着棉衣,这可以说是政府心头之痛。所以今年我们要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的力度,至少要再改造470万套以上。

  2014-03-1311:44:34

  李克强:

  当然,我们也要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并且实行公平分配,让新就业的年轻人和长期进城务工的人员缓解住房困难。在这方面,我认为干一寸胜过说一尺。对于合理的自住需求,也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包括增加普通商品房供应。对房地产市场则是要因城因地分类进行调控,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重在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谢谢。

  2014-03-1311:46:5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央广网记者:

  总理,您好。我的问题是关于雾霾天气。现在我们看到老百姓对雾霾的抱怨越来越多。我们也注意到,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用了“宣战”这个词,这在以往是没有的。请问总理,“宣战”到底意味着什么?[

  2014-03-1311:49:02

  李克强:

  我说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是因为这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许多人早晨一起来就打开手机查看PM2.5的数值,这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

  2014-03-1311:49:41

  李克强:

  我们说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可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我们去年出台了国务院治理大气污染的十条措施,在161个城市进行PM2.5数值的监测,这在发展中国家是最多的。这不仅是要让人民群众提高自身防护的意识,更是给政府增加责任。今年我们主动加压,加大降耗力度,也就是确定能源消耗强度要下降3.9%,而去年实际完成是下降3.7%,这意味着要减少2.2亿吨煤炭消耗。

  2014-03-1311:50:51

  李克强:

  对包括雾霾在内的污染宣战,就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对那些违法偷排、伤天害人的行为,政府绝不手软,要坚决予以惩处。对那些熟视无睹、监管不到位的监管者要严肃追查责任。

  2014-03-1311:53:12

  李克强:

  当然,雾霾的形成有复杂的原因,治理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我们不能等风盼雨,还是要主动出击,希望全社会,政府、企业、社会成员,大家一起努力,持续不懈地奋斗,来打这场攻坚战。谢谢。

  2014-03-1311:56:34

  李克强:

  快到吃饭时间了,但是主持人希望再问两个问题,大家愿意吗?那好吧,我服从公众。

  2014-03-1311:56:49

  荷兰国际新闻电视台记者:

  去年您访问了多个欧洲国家,您亲自介入了解决中欧之间关于光伏产品的贸易纠纷,同时访问期间,您还亲自推介中国的核电以及高铁装备。请问您希望如何解决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方面存在的一些障碍?同时中共政府将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欧洲方面对欧洲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关切?

  2014-03-1311:57:09

  李克强:

  推介中国的产品,维护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正当权益,这是作为中国总理份内的事。我去年访问中东欧的时候,曾经跟他们的领导人说,如果你要建高铁、核电,在同等质量下,用中国的装备可能是建设最快、成本最低的,我有这个底气。

  2014-03-1311:57:29

  李克强:

  中国的经济要升级,出口产品也要升级,我们不能总是卖鞋袜、衣帽、玩具,当然这也需要,但中国装备走出去可以在世界市场上接受竞争的检验,提质升级。而且这样做也有利于各方,因为我们装备的很多零件是全球采购的,一些技术也是购买来的,中欧和相关方面,就装备走出去进行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2014-03-1311:58:15

  李克强:

  不过我还想通过各位向中国企业转达一句话:你们可是要尽力啊,我们对中国装备质量等做了承诺,可不要让这个承诺落空啊。请中外记者给予监督。至于你说到去年的光伏案,中欧作为最大的贸易伙伴,规模很大,摩擦难免发生,但是只要我们相互尊重,妥善地协商,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像最后光伏案的解决,可以说是成功的案例。我可不希望因为个案,而且比例很小,来丢掉“中欧是最大贸易伙伴”的帽子。

  2014-03-1311:59:31

  李克强:

  说到中欧关系,我还要说,中欧都主张世界多极化,也主张投资便利化。中欧企业相互进入、相互投资,这是大趋势。我们现在正在进行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相信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进程当中,只要我们对等、公平、便利地推进,为企业创造条件,中欧的相互投资额会不断地攀升,经济的融合度也会不断地加深。谢谢。

  2014-03-1312:00:43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国际在线网记者:

  总理,您好。最近网上民调显示,社会保障是网民关注的热点之一。去年您就提出要打造民生保障的安全网。请问总理,在这方面有哪些进展和新的打算?谢谢。

  2014-03-1312:02:40

  李克强:

  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应该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今年要着重继续做三件事,就是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

  2014-03-1312:05:00

  李克强:

  第一是保基本。也就是说要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住房等诸多方面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我们现在基本医保已经总体覆盖全民了,基本养老的参与人数也超过8亿人。

  2014-03-1312:05:13

  李克强:

  但是群众还有反映,比如接续难、转移难这些问题,我们要继续巩固和扩大这些基本的社会保障。今年适当时候要提高基本养老金的标准,而且要解决或者说逐步解决碎片化的问题,整合城乡医保,推进养老保险并轨,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网。

  2014-03-1312:05:35

  李克强:

  第二是兜底线。因为国力所限,我们基本保障的标准还是低水平的,总会有一部分人因病、因灾等特殊原因陷入生活的窘境,基本保障兜不住,还要进行社会救助。我们绝不能让无家可归、因贫弃医等现象频发。将心比心啊,政府工作人员应该以百姓之心为心。所以前不久我们出台了新的社会救助管理办法,就是要让这些特殊困难群众求助有门。

  2014-03-1312:07:20

  李克强:

  第三是促公平。我们保基本、兜底线,还是要为了解除人民群众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还是要采取措施,尤其在一些领域要有更有效的办法,让就业、求职机会公平,让创业有公平竞争的环境,特别要注重起点公平,也就是教育公平。

  2014-03-1312:08:52

  李克强:

  我们要继续增加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今年要增加10%以上,并且要加大农村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改造的力度。政府就是应该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奋斗有公平发展的机会,我们要把公正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谢谢。

  [傅莹]:今天的记者会到此结束,谢谢李克强总理,谢谢大家。[12:22]

  [人民网]:记者会结束后,李克强总理将要离开现场时,站起来回答了一位记者的问题。李克强说,凡是有利于香港繁荣发展的事,我们都会去做,过去是这样,今后还会是这样。谢谢。[12:22]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新华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14/0313/379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