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到头了?组图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好日子到头了?组图

Scott Gralow

斯科特•格拉洛(Scott Gralow):真没想到,形势变得这么快

选举尘埃落定,阿博特的挑战却刚刚开始。前届政府领导的是澳大利亚靠着采矿业繁荣经济连年增长的黄金岁月;阿博特继承的却是繁华即逝、经济面临转型的一副重担。矿产资源价格跌落,大批工人下岗失业,昆士兰州的煤矿小镇麦凯更是受到重创。BBC记者弗莱彻介绍矿工生活如何“换挡”。

2007年,斯科特·格拉洛(Scott Gralow)买下了“麦凯摩托车行”。当时,这家商店刚刚创下历史最好纪录:年内售出150辆哈雷戴维森。

麦凯(Mackay)总人口刚刚超过10万,这样的销售业绩应该算是相当可观。

两年后,格拉洛卖出了210辆哈雷。

他向我描述说,“生意火、火、火”。格拉洛的车行成了澳大利亚最大的哈雷区域分销商之一。

格拉洛回忆道,“真是甩开了膀子大干。”格拉洛看上去更像是银行经理、而不是摩托车迷。他头顶略显稀疏,头发剪得整整齐齐,脸刮得干干净净,还带着一副长方镜框的眼镜。

他跟我谈起了“胖男”、“街头鲍勃”、“肥矮”。澳大利亚人非常喜欢使用这类政治不正确的外号,因此,过了一两分钟我才醒悟过来,格拉洛不是在介绍他手下的机械师。

他沿着一排斜倚在支架上锃光闪亮的摩托车边走边说,“看看,外表真是人见人爱。这种强健、彪悍的形象。”

哈雷摩托车

哈雷摩托车骑上去是公路之王,摔下来也一样很疼。

哈雷不仅仅形象招人,声音也一样动听。格拉洛拧了拧“胖男”的钥匙,马达咆哮、轰然启动。

仿佛一曲劲歌,受诱惑的大多是男人,为了实现年轻时向自己许下的那个愿,花多少钱都不心疼。

格拉洛说,推动销售量连年升高的顾客“基本上全是矿工。钱不是问题,他们就是想买哈雷。”

曾经,人们爱说,澳大利亚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但是过去20年,澳大利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可以说是骑着哈雷往前闯。

其他发达国家在紧缩、衰退的慢车道上挣扎着缓慢爬行,或者跛着腿求助机械师----祈求国际货币基金会批准给自己重新配备发动机;澳大利亚却在经济增长、繁荣致富的高速公路上开足了油门向前飞奔,长发随风飘扬……“动力”也正来自最彪悍、强健的工业:采矿业。

中国要发展、要建设,需要煤炭、钢材,澳大利亚正好有的是。矿产资源价格飙升,全球金融危机在澳大利亚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记号。

投资源源流入,人人发了大财。这并不仅仅局限于澳大利亚人所说的“上等人”。厨师、建筑工人、卡车司机、机械师……我们听说过的故事还包括,某男中学辍学,现在年薪高达15万、甚至20万美元。

其中许多人可能做出了明智的选择,比如偿还房贷,但是,在这股现代淘金热中,敢挣敢花的蓝领成了代表人物;他们如何花钱成了传奇故事。

产采矿设备的工厂

昆士兰一家生产采矿设备的工厂原来有220名工人,现在就剩下65人了

澳大利亚甚至给这类人起了一个外号:CUBS--—暴发户博干(Cashed Up Bogans)。“博干”一词,有点像英国人所说的Chav或者美国人嘴里的“白人垃圾”。取决于讲话人的立场,可以说是贬低之词,也可以说是荣誉徽章。

“暴发户博干”花钱如流水、缺乏品味赢得的尊敬和遭到的唾骂不相上下。

在麦凯,给我讲解好时光的导游是加里·蔡(Gary Choy)。加里看上去很结实、有活力,剃着小平头,带着太阳镜。我一打开录音机,加里立刻保证少说粗口。

加里说,“我不会说谎,我确实有过很多乐。”作为企业家、酒吧老板,加里亲眼目睹了人们如何花钱。“哈雷,卡车,玩具,女人……”

但是,和所有的大派对一样,音乐总会终止,灯光总会再亮。矿产价格大幅度缩水,采矿公司大砍成本。在昆士兰州,过去一年半之内,8000份煤矿工作消失了。

加里告诉我,“问题是,你已经挂足了挡。路况突然变了,你会重重地跌一跤。”

改建基础设施

经济滑坡给当地政府提供了一个改建基础设施的机会

回到麦凯摩托车行。和高峰时期相比,哈雷的销量已经降低了15%。格拉洛说,“真吃惊,变得这么快。”

麦凯马达轰鸣、高歌猛进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但是,当我就要离开麦凯摩托车行时,格拉洛告诉我另外一个蓬勃发展的行当:二手货分类杂志。他说,“那里面有很多摩托车,页面可能比从前多了两倍。”

我买了一份杂志,找到上面第一位登广告卖哈雷的人。电话打过去,接听的是杰森。他说,“我宁愿多交点房贷,而不是骑着什么玩具出去玩儿了。”

杰森的工作单位宣布计划裁员600人,杰森很担心。他说,“大砍刀落下来之前,我最好做点准备。”

澳大利亚肯定还有许多人像杰森一样,工作要丢了,公司要关了。

骑着哈雷,你是公路之王;摔下来,和别人一样,也是很疼。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BBC中文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13/0919/334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