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年来,有关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谜团之一是,就在中国新拥有的财富导致如此众多海外资产的价格出现飙升之际,为何中国国内的股市却仍然了无生气。
Reuters
看待这一现象的思路之一无疑是,处于超卖状态的A股市场正在浮现巨大的投资价值。而另一种思路则是,我们应该更加密切关注中国那些有关系的内幕人士的行为,政府在中国经济中总是起着引领作用。在中国有关方面上周披露出党政官员令人触目惊心的贪污公款行为后,就更应该如此了。此前还有消息说中国准备对地方政府实施大规模的救助。这种令人困惑的矛盾现象显示,中国的问题远不止是一些资产存在定价不当这么简单。
我们上周听说,中国官员在截至2008年的15年间,将大约1,240亿美元以不当手段得来的资金偷运到了国外。这一数据并非来自于维基解密(WikiLeaks),而是来自中国央行发布的一份报告,虽然中国央行的网站上目前已不见了这份报告的踪影。
这份报告以引人入胜的详细数据清楚说明,人们长期以来的一种猜测是有道理的,即中国官员的赃款通过澳门的赌场、海外房地产交易(特别是香港的房地产)、奢侈品购买或仅仅是装在手提箱里携带出国等途径被转移到了海外。根据中国的资本控制规定,每年汇出或汇入境的资金额不得超过50,000美元。
人们对上述现象的第一观感是,鉴于官员赃款的巨大数额,中国的问题看来不仅仅是官员队伍里存在少数害群之马,而是存在系统性腐败。人们接下来不禁要问:中国为何要现在公布这些有可能引发民愤的2008年以前的数据?
答案之一是,目前的官员腐败问题已比那时要大为严重。在这份报告披露前仅仅几周,中共政府称它计划对地方政府投资工具的多达4,640亿美元不良债务予以救助。这份报告还包含有一则警告说,猖獗的腐败行为对共产党的执政构成了挑战。
一种几乎算不上过于愤世嫉俗的推想是,除上述1,240亿美元赃款外,中国肯定还有以同样手段得来的巨额资金循着同样途径被转移到了海外。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发生后出现的放贷热潮,看来很有可能成了某些人一生只有一次的致富机会。还有人说,鉴于中国明年将进行领导层更替,许多在相关职位上的官员特别急于捞取财富。
或许金融市场的注意力都在希腊债务危机上面,但中国庞大的地方政府救助计划在近几个星期获得的关注如此之少,还是出人意料。
不过,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以艾德华兹(Albert Edwards)和格莱士(Dylan Gryce)为首的策略团队正面谈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最近在一篇题为“中国大抑制:自杀性货币政策与系统性脆弱”的报告中发出了警告。
法兴银行总结说,按中国经济规模折算,中国的救助规模相当于美国“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规模的1.5倍。
但愿这次救助将奇迹般地解决掉隐藏的问题。但就像在美国一样,必须要有人为救援埋单。要么是让纳税人埋单,要么是随着更多货币被创造出来、同时又不让坏账通过市场调整得到自然清理,从而导致由更广大的民众以通货膨胀的形式埋单。
法兴银行将这类行为称作中国“以抑制性手段实现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 by suppression)的新证据,这种手段会扼杀经济生活的波动性。他们警告说,不少既往经验表明,这种解决办法不过是以长期脆弱为代价换来短期稳定。
我们可以猜测,这次救助是为了保护地方政府的党员们,并提振房价,以便缺少现金的市政府不必卖掉房产变现。此举可能会避免或推迟房价的调整,但鉴于通货膨胀正在中国引起广泛不安,很多人将因为这种对市场的抑制而受损。
由于政府控制着中国很多国有工业和银行,人民币汇率同外币挂钩,且国家对资本实施管制,可以说中国控制其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或许中国的经济制度真的优越,能够让这一切一直维持下去?
但有一个问题是,在管制如此严格、同市场挂钩的资产如此之少的情况下,真实情况很难了解。据法兴银行说,中国正在强化一种容易失稳、并有可能崩溃的制度。他们没有预测这种情况何时发生,但他们说,维持得越久,崩溃得就会越惨重。
法兴银行将中国的救助规模相当于美国“不良资产救助计划”规模1.5倍的说法做了进一步的发挥,认为中国面临着一场相当于2008年金融危机1.5倍规模的金融危机。难怪这么多有关联的内部人都想把财富转移到国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