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文广教授表示,学生以撕书、烧书来发泄对教育制度的不满,这种现象在其它国家和中国历史上还是从来没有过的。
(录音) “他们以这种鄙视、仇恨的心态来发泄对当前教育制度的不满,来表达他们对教科书的一种仇恨、否定。教科书给他们这么大的压力,最后又是没有用的东西,我估计他们有这样一些心态吧,才发生了烧书、撕书这样一些现象。”
焦国标教授从两方面分析了学生的这种做法。他说: (录音) “一个是对这一段时间内,这种应试制度本身的愤懑。另一方面,他觉得这个书除了应考,没有什么意义。书本身的知识含量、真理含量比较低。过去爱惜书,是因为书很宝贵,书有永恒的价值,那现在这些教材呢,没什么永恒的价值。所以说呢,主要是这么一种情绪的反应。”
孙文广也认同焦国标教授的观点。他说,为了应对考试,学生不得不死记硬背那些与历史潮流背道而驰的毛理论、邓思想、江代表,学生当然会有厌恶情绪,所以到最后才会选择撕书的方式发泄。
(录音)“学习本来是一个愉快的事情,掌握知识,追求真理,寻找一些答案啊,但是中国式的教育,是一种填鸭式的,就是叫你背诵,有些东西应该讲有些知识,但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东西,就纯粹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灌输了。象毛泽东思想啊,邓小平理论啊,江泽民有三个代表啊,这些都变成考试内容了。本来对这些东西都是被人反感的,和历史潮流相逆而行的,但是,不但在课堂上给你灌输,而其还考试让你背诵。”
据大陆媒体报道,今年的毕业生撕书行为似乎得到社会的更多理解和支持。知名人士潘石屹在网上评论说:“毕业了就泄愤撕书,是该反省我们教育的时候了。”知名教育界人士孙云晓认为:“学生撕裂的不是书,是教育!是中国的未来!”大陆媒体资深评论员王石川发表评论表示,层层压力之下,中国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孩子,高考结束适当宣泄一番比憋在心里强。
图:陕西百名学生高考前“撕书”发泄 (视频截图)
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记者韩菲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