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谷歌用户做好"翻墙"打算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大陆 > 正文
中国大陆谷歌用户做好"翻墙"打算

互联网巨头是否撤出中国,而是中共政府是否会出于报复而屏蔽谷歌
的国际搜索网站。

如果北京决定将这一网站挡在"防火长城"的外边,大学生石玉琛
(音)也有已经筹划好了的旁门左道,她将尝试"翻墙"。防火长城
是中国互联网控制体系的非正式叫法。

石玉琛说,无论如何,我会通过一些"翻墙"工具继续使用谷歌。

为了帮助像石玉琛这样的人,中国一批人数不多但颇有影响的科技通
一直在向他们的同胞传授如何访问被屏蔽的网站。

在谷歌网站或中国最大搜索引擎百度(BaiduI nc.)的网站搜索"翻
墙"一词,就能找到数十个教人如何绕过中国互联网限制措施的网
站。

在一个去年11月于广东南部山区举行的中国博客写手大会上,著名
的博客作者兼公民记者周曙光向与会者介绍了十种中国网民可访问
Twitter网站的方法,该网站从2009年中期以来在中国一直被屏蔽。

虽然不可能得到确切的数据,但中国3.38亿网民中正有稳步增多的
人已经在使用代理服务器、虚拟私人网络(VPNs)等手段访问被政
府屏蔽的网站。

这两种手段使电脑得以通过远程服务器接入互联网。如果这台服务器
设置在中国境外,那么它将不必服从中国的互联网控制。虚拟私人网
络由于采取了加密措施,因此被认为比代理服务器更安全。

奥美公共关系国际集团(Ogilvy Public Relations Worldwide)亚
太区数字影响部门总监唐克文(Thomas Crampton)说,中国给老
百姓屏蔽掉的网站越多,老百姓在访问被屏蔽网站方面就越聪明。

由于谷歌警告说它可能离开中国,网民们都想知道他们Gmail帐户的
命运将会如何。但这也可能鼓励更多的网民"翻墙"。

谷歌已表示,它计划停止在其中文搜索引擎Google.cn审查搜索结
果,并说将与中共政府进行谈判,以找到一条既不过滤搜索结果同时
又依然遵守中国法律的途径。

分析人士说,政府不大可能同意Google.cn在不审查搜索结果的情况
下继续在中国运营,谷歌将不得不关闭其在华业务。理论上说,中国
网民依然可以访问服务器设在美国的Google.com网站,该网站不过
滤搜索结果,不过用户无法点开在中国被屏蔽内容的相关链接。

在谷歌于2006年推出中文版搜索引擎之前,英文版Google.com时常
被中国屏蔽。可能是因为这种因素和其它原因,Google.cn诞生以
前,竞争对手百度(Baidu.com)就已经从对手中明显胜出。

但Google.cn取得了成功,它的市场占有率稳步增长、2009年第四季
度达到35%。加上其它谷歌应用在中国用户中的传播,谷歌已经形
成了一个庞大的用户群,他们将不愿意看到谷歌离开。

谷歌在中国文化水平较高的白领网民中尤其受到欢迎。百度被批评说
搜索结果质量更低(过去曾包含付费广告)、删除与敏感新闻事件有
关的链接。百度拒绝对其服务发表评论。

美国一家名为AnchorFree的公司推出了一款叫做Hotspot Shield的
可免费下载的VPN软件,该公司创始人David Gorodyansky称,这
款软件全球750万用户中有大约100万来自中国。Gorodyansky说,
当主要网站被屏蔽后,新用户数量会大幅上升,比如2009年3月谷
歌旗下的YouTube被中国屏蔽时就是这样。

2009年10月1日中国60年国庆这个敏感时节前夕,代理网站Tor
被部分屏蔽。在此之前,该网站称,平均每天大约有1万次来自中国
的用户请求。

"翻墙",这个一度只限于少部分政治活跃网民的办法,随着当局屏
蔽YouTube、Facebook、Twitter并关闭类似Twitter的中文网站"饭
否",在过去一年变得越来越普及。监管机构曾强制要求所有电脑生
产商安装一款网络过滤软件(后来放弃),这引起了公众对审查的一
次强烈反弹。

中国多数网民并不知道怎样翻越防火墙,而且他们也不一定需要获得
敏感信息。但随着管控越来越严,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学习并向其它人
传授翻墙技术。

前述博客写手周曙光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全国一些城市举办小型培训
班,教人们怎样使用网络相关技术,并通过电子邮件和Twitter回答
网民的技术问题。

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Annenberg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J ournalism新媒体主
任与客座教授郦安治(Andrew Lih)说,Twitter和Facebook等网
站正在越来越多地和其它开发人员分享代码,而这些开发人员又可以
开发出独立的软件和程序,成为第三方代理服务器。

他说,这意味着真是"信息要自由";他还说,对一些聪明的中国网
民而言,翻墙访问Twitter是小菜一碟。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华尔街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10/0116/155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