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中国的消费不足,首先要明确到底是谁的消费不足。许多学者都已经指出,中国消费不足并不是居民消费不足,近几年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并没有明显下降,只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政府和企业的收入比重不断上升,由于政府和企业的高储蓄倾向才导致整体经济的消费不足。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近几年中国居民看起来已经在竭尽全力地消费,消费市场似乎也很火爆,但整体消费水平仍然不足。
这种“国富企业富民穷”的失衡结构,再加上日益严重的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失衡,导致了在整体消费不足的背景下奢侈消费的火爆。政府和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在积累了大量财富后,除了将大部分用于投资和再生产,其余则用于奢侈消费,比如,出国考察、请客送礼和购买豪华轿车等等,他们成了奢侈消费的主力军。
有种观点认为奢侈消费也是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一种手段,这是片面的。一方面,奢侈品消费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高盛的一份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奢侈产品销售额为 30亿美元,这同去年10万亿人民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比是九牛一毛,靠奢侈品消费扩大消费只能是一厢情愿;另一方面,虽然战国时代的管子说过“富者靡之,贫者为之”,即富人进行奢侈消费会解决一部分国内就业。但由于奢侈品牌大都为外资企业所拥有,奢侈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作用并不大,对拉动奢侈品生产国的经济增长作用倒不小。
目前中国“一多半是海水,一少半是火焰”的收入分配格局除了会加剧社会的不公平感和仇富心理,更重要的是藏富于国家和企业只会让中国更加依赖外需,会削弱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把经济增长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于中低收入阶层,特别是扩大中产阶层的比重,才会带动国内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费结构升级也会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形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当然,即使改变了目前的收入分配格局、政府部门和私营企业主不再是奢侈消费的主力军,中国的奢侈消费趋势似乎也难以扼制,因为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文化行为。
《圣经》里面说:“富人进天国比骆驼过针眼还要难”,但市场经济摧毁了世人对追逐财富和炫耀财富的恐惧感。中国在经历三十年市场经济改革的洗礼后,传统的安贫乐道和俭而有度的消费观念也受到了冲击。特别是在被压抑了一百多年后,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要通过西化的“炫耀式消费”来寻求自我实现和身份认同,同时也满足了对西方发达社会的文化想象。
在全球化的时代,西方人对中国也充满了文化想象,尽管中国是出口大国,但文化上却是净进口国,所以西方人更多地是通过风靡全球的“made in china”来完成对中国文化的想象。中国在出口苦力却进口奢侈,中国的穷人通过辛苦工作被西方想象,中国的富人通过奢侈消费想象西方,这既反映了中国内部发展不均衡甚至社会断裂的经济悲情,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消费观念在全球化下迷失的文化悲情。
虽然个人有选择奢侈消费的权利,但整个社会要谨防过犹不及的风险。美国社会崇尚“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但这种对未来经济增长的过分信赖也成了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当然,完全让现代人过克勤克俭的苦行僧生活不切实际。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最迫切的是要改变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不再让财富集中于政府和企业,以增加社会的公平感。另外,也要通过税收手段控制奢侈消费,鼓励适度消费扩大内需,因为勒紧裤腰带的奢侈消费和“拿青春赌明天”的过度负债消费既不符合经济规律也与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相悖。
责任编辑: 紫薇 来源:华尔街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9/1015/146563.html
相关新闻
大崩溃前夜?中国经济学界整体沉默了(图) 中国“万元时代”全面降临 百姓惨了(图) 驰援?习家军獠牙外露 疯狂抄底民企(图) 突发!深度!汪林朋为什么跳楼?——又一位家居大佬的坠落与行业的“休克”(组图) 一个家庭不管存款多少,及时关好这四扇门,守住子孙的福气(组图) 存钱与不存钱的人,老了会有什么不同?看两位老人都经历了什么(组图) 想不到 大明首辅张居正的的生活好奢侈(组图) 慈禧有多奢侈?史学家:看她怎么吃西瓜(图) 有以下这几种“消费习惯”的人,无论多有本事,都会变穷(组图) 菲律宾前总统夫人:卷百亿跑路 留下3000双鞋200斤珠宝(图集) 金正恩豪华座驾及奢侈品曝光(图) 5年暴肥40公斤 曾一餐配10瓶红酒 金正恩奢华菜单曝光(图) 袁斌:红三代露小宝与贫困女吴花燕的迥异人生(图) 刚刚「解禁」的慈禧葬礼照片 看傻了眼!(图集) 人生最大敌人 就是这三个字(组图)周恩来鲜有人知的奢华生活(图)
赴朝鲜留学生 称其落后犹如第三世界 揭秘为何动物园主要展出猫及狗王洪文的奢侈生活 曾为夺主席位做准备(组图)
39间房 前中共副主席康生的豪宅及生活秘辛(组图) 原来慈禧是这样吃西瓜的 这才叫奢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