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温能如愿削藩吗?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言论 > 正文
胡温能如愿削藩吗?

新思路追求区域平衡发展

胡、温主政以后,中央、地方关系最紧张的时期莫过於2004年推出宏观调控之初,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甚至在政治局会议上炮轰宏调,要温为上海及中国错过发展良机负上政治责任。

胡温自然不会听任诸侯坐大,因此拿陈良宇祭旗。外界相信胡温会藉中共十七大强力削藩,甚至有人言之凿凿,指十七大不会再有省级党委书记进入政治局。「藩」,原本指古代诸侯的封国、属地;「削藩」,就是削减诸侯的封地、势力。

但是,中国地大物博,随经济发展,地方势力膨胀、要求更多自主权的趋势已不可逆转,胡温如果沿用传统的削藩方法,只会事倍功半。其实,在陈良宇被拉下马后,无论去年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还是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胡温都未再提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是将「促进区域发展」纳入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显示其削藩思路,已从强化中央、打击诸侯,转向追求区域平衡发展,以区域分治约束省市各自为政。因此,主张浙江主动与上海接轨的习*近*平,主张山东更好对接天津滨海新区开放的张高丽,今次都获重用。

十七大更多诸侯入决策圈

在中共十六大跻身政治局的诸侯,分别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湖北、新疆,各自代表首都、环渤海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和南部。笔者相信,在胡温强化区域功能的削藩思路下,中共十七大进入政治局决策圈的诸侯,反而会多过十六大的六位,以实施中央有关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策略。

如果沿袭旧例,新疆书记王乐泉、上海书记习*近*平、天津书记张高丽已率先取得政治局的入场券。北京、广东、湖北的书记,无论连任或新任,好大机会不会出局,而新入局的诸侯则会来自东北、西南地区,受益者很可能就是团派的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重庆市委书记汪洋。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苹果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7/0328/34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