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父母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父母
爱孩子≠溺爱!这份‘分寸感指南’,让家长不再好心办坏事!(组图)
2025-10-04

现代父母虽知溺爱对孩子成长不利,却难辨其具体表现及自家教育中是否存在。家长都想培养独立懂事的孩子,但过度关爱往往适得其反,让孩子任性妄为。父母的爱本能无私,可失了分寸便成阻碍孩子成长的洪水,使其在过度保护中错失自我成长机会。关键是要在爱与管教间找到平衡,以恰当方式表达关爱,而非一...

醒醒吧!一个正常孩子,不可能靠“意志力”戒掉手机(组图)
2025-10-03

上周末约了几个家庭聚会,一堆孩子聚在一起,让我发现了个扎心的现象:几乎所有孩子都在埋首玩手机。“他们在一起,但又不在一起”,准确描述了这代青少年的社交现状。其中最小的孩子只有三年级,已经很熟练地与网友连麦。招呼孩子们玩桌游,能勉强凑过来——戴着耳机、挂着群...

为什么说孩子不能被穷养呢?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哭穷了(组图)
2025-10-02

为什么说孩子不能被穷养呢?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哭穷了在这个物质逐利的社会,许多家庭都在为生活奔波,穷养似乎成了无奈的选择之一。作为写作者,我深知这种养育方式对孩子心灵的影响可能久远而深刻。今天通过一个故事,来探讨为何不能在孩子面前诉说贫困。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小城,父母勤劳务实,为...

修行型父母:孩子是从你的“能量场”里长出来的(组图)
2025-10-02

在这个追求完美的育儿时代,许多父母拼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安排最丰富的课程、制定最严格的规矩,却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事实:孩子吸收最深的"养分",其实是父母自身的"能量场"。看不见的能量传递孩子就像一棵树下长出的果实,是否甜美,取决于这...

姑娘们,这4种家庭,别嫁!再好也不要嫁!原因非常现实!(组图)
2025-10-01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嫁人,不仅要看男方的人格品性,也要看男方家庭如何,这4种家庭,再好也不要嫁!01父母强势的家庭一般来说,家庭中的主导者,决定着婚姻关系的走向。可是当主导者为对方父母时,显然这段关系已经错位了。如果对方家庭里,父母中有一...

读懂《道德经》这5句话,日子过得更通透(图)
2025-10-01

刷到小区业主群里的对话时,我突然想起《道德经》里的一句话: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群里有人说单元楼门口的快递总堆得乱七八糟,没人管。没过半小时,住在三楼的李姐就发了张照片:她找了块旧木板,钉了个简易快递架,还贴了张按楼栋摆放的纸条。有人...

孩子每个坏习惯的背后,都是你没看到的需求(组图)
2025-10-01

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我们需要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对自己有所觉察,觉察越深,与孩子之间的爱就会越容易流动。关系,比任何方法都重要。当然,看见孩子的前提,是看见自己。父母是孩子问题的所在,爱与自由是唯一的答案。我们自己想象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然后再想象出对付孩子的办法,这是非...

当孩子陷入“口头努力”怪圈,反向策略助家长唤醒孩子内在自驱力(组图)
2025-10-01

让家长最为苦恼与无奈的,或许就是孩子总在口头努力。天天把目标说得天花乱坠,却始终不见付诸实际行动,计划列了一堆,落实的却寥寥无几。越是孩子陷入这种只说不做的怪圈,懒散懈怠成常态,家长越不能陷入着急与焦虑的漩涡,不妨试试用反向策略来破局。01越催越对抗,越管越摆烂在咨询工作里,我留...

我劝你,别太共情你的孩子|一位妈妈的深夜反思(图)
2025-09-30

我家小子上初二了,个头蹿得老高,脾气也见长,典型的青春叛逆期选手。最近我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我们娘俩经常因为写作业、复习、考试这些事吵得不可开交,四目相对(不对,是八目相对)的时候,简直像是前世仇人。这时候,我就是那个恶人妈妈,而他爸,则成了帮他说话的亲爹。可一旦他看中什么球鞋、...

别再把孩子的事当“谈资”,这4个代价你承担不起(图)
2025-09-30

当父母之后,不由自主地,孩子就成了我们生命里最重的一部分。朋友见面、亲戚相聚,甚至陌生人闲聊,聊着聊着,话题总会不自觉地拐到孩子身上。成绩怎么样、学了什么特长、闹过什么笑话、有什幺小毛病……这些在孩子看来属于自己的事,却常常被我们当作拉近距离的社交素材...

当孩子犯错时,是最需要你爱的时候(图)
2025-09-30

01一天,遇到邻居小孩的爸爸,他看起来怒气冲冲的。原来,他正在上小学的儿子最近总是犯错。老师跟他说,放学时要求当天没写完作业的孩子要写完才能回家,但邻居的儿子几次都把老师的话当耳旁风,放学后没写完作业就急匆匆地从学校冲了出来,可是父母问起他在学校的表现时,他都说一切都好。在爸爸看...

人活一辈子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图集)
2025-09-29

这个问题,其实每一个人在心里都问过自己无数遍。有人在年轻时候,带着冲劲和野心;有人在中年时问,疲惫而迷茫;有人在老年时问,回望一生,心里泛起波澜。看似哲学,其实又与日常的柴米油盐息息相关。为了活下去,这是最原始的意义人类最初的意义是什么?就是活着。吃饱穿暖,躲避风雨,这是所有生命...

为什么会说老师的孩子是“悲哀”的?(图)
2025-09-27

有人说,教师的孩子是悲哀的,因为他们时时刻刻都生活在教师的目光下,学习与生活都被无形地放大审视。他们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仿佛从出生起就背负着必须优秀的沉重枷锁。他们需要假装努力,在父母面前展现出乖巧好学的模样,像一个个精准运作的小机器,按照既定的程序运转。然而,在那些不被看见的角...

如何让一个孩子越变越好,这个底层逻辑80%的家长容易忽略(组图)
2025-09-26

最近,许多宝妈在闲聊中分享着自己育儿的困惑和烦恼:为什么我家的孩子越长大,反而越不像话了?初中生居然比小时候更不懂事!儿子小时候总是帮忙扫地、拿碗,怎么到了小学,反而越来越懒散了?别人家的孩子进步明显,越长越懂事,我家孩子却似乎在倒退,真是愁死人了!有一位宝妈更是深有感触地说道:...

父母过好自己的人生,是对孩子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图)
2025-09-26

父母对子女的爱和付出是人类的天性使然,但是在成为其他角色之前,父母要有这样的自我意识,即先成为独立的自己,再去与孩子建立健康、和谐又有界限的亲子关系。如何在关爱孩子与保持自我间找到平衡,建立轻松和谐的亲子关系?一起来看袁鹏飞老师的建议→在和学生家长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发现...

30年老班主任:往“死里”管孩子这3点,18岁后想不成才都很难(组图)
2025-09-26

大家好,我是辣妈。常言道熊孩子都是惯出来的,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这句话在中国的家长圈广为流传,总是提醒我们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里,教育方式的力量不可小觑。曾经和一位拥有三十年教学经验的资深班主任聊天,他强调在孩子成长阶段有三处需要父母长期用力去管理,越早介入越能让孩子走上正轨。学习...

孩子最需要你的,其实就这三年,错过了才知道的遗憾!(图)
2025-09-26

孩子的成长如同一场不可逆的旅程,而父母能真正陪伴他们的黄金时期,其实只有短短几年。尤其是0-3岁这个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也是父母与孩子建立深厚情感联系的最佳时机。然而,许多父母因为工作忙碌、生活压力大,或者误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而错过了这段宝贵的时光。等到孩子渐渐长大...

我发现,现在好多老人,都不希望子女们经常回家(组图)
2025-09-26

我发现,现在很多老人心里都有句话,不太敢说出来,就是:真希望孩子们少回来几次。这话可能不好听,但确实是不少老年人的真心话。因为现在好多年轻人,打着看望父母的名义,带着一家人回父母家,啥也不干,就知道低头刷手机,或者凑一桌打牌、打麻将。只留下父母,两个老人,忙着摘菜、洗菜、炒菜、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