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晚清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晚清
李鸿章手下的“海归人才”(图)
2025-09-26

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在李鸿章等人的赞助下,第一批留美学童乘坐轮船,浮海而去。八九年后,他们回到中国。李鸿章认识到他们在美国所受教育的价值,将许多人安置在自己手下,有的去了天津的水师学堂和鱼雷学堂,有的进了电报学堂,有的被送到开平煤矿。这些留美学童年纪甚轻,当时尚未成为...

逻辑学在中共国的消亡(图集)
2025-09-25

逻辑课的长久缺席,必然给社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使之呈现出一种思维上的病态。诉诸情感、诉诸传统、诉诸暴力……等背离逻辑的交流方式,常常在社交媒体上泛滥成灾。公共话题的讨论,沦为无意义的互撕口水战,乃至发展成“用U型锁说话”。 没有逻辑的人,生活注定是混乱不堪的,无法明辨是非,不能控制情绪,而沦为生活的“糊涂蛋”。 逻辑不是知识,逻辑不生产知识,它所做的事就是提供我们一套严谨的规则,用来组织和运用知识。 逻辑学,可以给人一个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认知。毕竟人生短暂,我们都不想浑浑噩噩度过一生。

晚清的兵工厂
2025-08-21

(提示:红朝宣称——1949年所谓解放前,中国连一颗钉子都靠进口?·····事实呢?)金陵机器制造局诞生于1865年(同治四年),是晚清洋务运动中开办较早、规模较大的工厂,是晚清最大的兵...

谁是晚清第一毒舌?(图)
2025-07-13

谁是晚清第一毒舌?我以为王闿运当之无愧。清咸同年间绍兴大才子李慈铭(著有《越缦堂日记》)尖酸刻薄,嘲讽同时代的士人不留情面,也是有名的毒舌。但王闿运的早期经历、和湘淮军高层的关系以及长寿等因素,使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远超李慈铭,故其杀伤力尤其大。王闿运(1833—191...

晚清的“留美幼童”们,后来都去哪了?(图集)
2025-06-25

根据清廷的规划,1872-1875年,120名肩负“师夷长技以制夷”使命的孩童,以幼小身躯拜别了故土乡亲,在父母至亲的泪水与叮咛中,踏上了留学异国的未知之路。其中最幼者10岁,最长者16岁。由于没有多少父母愿意把他们的孩子送到国外接受西方教育,招选便主要集中在与外洋接触多的东南沿海地区。为了推进招选工作,容闳还专门回到家乡,以私人关系和乡谊做动员。因此,广东籍幼童占比极高,人数达到84人;此外,还有江苏籍22人、浙江籍8人、安徽籍3人、福建籍2人、山东籍1人。

晚清的刺客:手握洋枪和炮弹,慷慨赴死为共和(图)
2025-05-03

刺杀暴虐的统治者,古今中外都是壮烈又惊心动魄的事。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时期就非常流行暗杀:一是春秋战国时期,出了许多暗杀名人和刺客,比如说荆轲*、聂政*,司马迁还为此写了《刺客列传》;二是晚清民国,比如汪精卫、彭家珍*。在冷兵器时代,刺杀这种事成功率极低,因为刺客往往要面对目标周围层...

晚清第一美女是她 慈禧拍照一定得带身边(图)
2025-04-27

从晚清流出来的照片中可以发现,清朝末年皇帝的妃嫔们的长相大多一般,除了光绪帝宫中的珍妃,和末代皇后婉容还算漂亮外,晚清宫廷内其实还有一位美女。这个女子很少有人知,但在慈禧太后留存的照片中,总能看到她站在慈禧的身边,她就是十分被慈禧喜爱的四格格,是庆亲王奕劻排行第四的女儿。虽然庆亲...

一女子生得丑嫁不出去,嫁给了哥哥,婚后生了一孩子成晚清名人!(图集)
2025-04-19

▲姻缘天注定,很多名人的诞生常伴随着传奇故事!(示意图/翻摄自百度百科)名人的诞生,背后总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清朝一位名叫李殿华的农家子弟,以种地为生,半耕半读,是个五十年没有走出农村的读书人。李家穷得需要举债才能过日子,不过略懂医术的李殿华,在穷困潦倒之时,仍不忘行善积德,还...

晚清首富盛宣怀的火腿(图)
2025-02-16

在晚清那个风云诡谲的时代,最为首富的盛宣怀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在官场和商场都混得风生水起,是洋务运动的重要操办者,创办了诸多实业,手握重权,风光无限。下面我们就说一个关于他的小故事。这一年,盛宣怀在上海的府邸里,迎来了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客人名叫王福,是个做着小本生意的商人,此...

痰盂盛菜的笑话及其变种(图)
2025-01-08

中国人安土重迁,但是,也不是不能走出去。历史上,因生活所迫,迁出去的人,其实不少。南方人,就去南洋,甚至走得更远,北方人,则闯关东。乌苏里江以东被割让之后,海参崴的华人,也是乌泱乌泱的。比较起来,倒是大清的官员,对于走出国门,一直视为畏途。洋人打进来了,两次开战,逼中国进入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