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钱穆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钱穆
香港中文大学获全球聚焦 建校大师曾留下惊人预言
2019-11-17

中大此后成为香港史源最久远高等学府、获诺贝尔奖等级学者67%是中大人。中大成立之初名为新亚书院,荣获多名当代大儒云集教学,每人都足以成为一代宗师。因而获视为中国儒学的复兴基地,以及宋代书院文化的延续。 建校之父钱穆、唐君毅、张丕介等诸位大师以复兴中国文化为己任,一生反共,奉中华民国为正朔。

北明: 广大出胸襟 悠久见生成
2019-11-17

香港中大(中文大学)前身香港《新亚书院》,中国沦陷后,流亡香港的钱穆先生、唐君毅先生、张丕介先生合力创办,第一批学生是逃难到香港的失学青年。其教育宗旨是上溯宋明书院讲学精神,旁采西欧大学导师制度,以人文主义之教育宗旨,沟通世界中西文化,为人类和平社会幸福谋...

陶杰:70年前英府保全了大陆逃来的大学 如今又被共产党攻入(图)
2019-11-15

联合书院则是民国时代华南民间的私立书院,包括华侨书院和刚成立不久的广州大学。至于新亚,则由民国硕儒钱穆独力先在九龙开办,因为资金不足,学生交学费,难负担教授的月薪,搭几个草棚,勉强上课,继承中华儒家香火。

中共篡政后迁往香港的国学大师钱穆 在港建中文大学(组图)
2019-11-07

1949年,当一些知识分子纷纷从香港北上去迎接“新中国的诞生”时,钱穆迁往香港。在他看来,中共得天下,就意味着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断,他在英国属地香港,创建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新亚书院,以发扬中国文化为最高教育宗旨。

【征文】张东园:中国国学大师的血泪遭遇(3)
2019-04-29

钱穆在1949年选择离开大陆,到香港后,创办了新亚书院。在钱穆创办新亚书院之初,即公开在校刊撰文,直指“本书院创始,在一九四九年之秋,当时因有感于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刻意摧残本国文化,故本书院特以发扬中国文化为教育之最高宗旨”,“在今日民主主义与极权斗争之下,中国青年在思想上应有正确的认识,以免误入歧途,既误其本身前途,亦遗害于国家民族以及世界和平”。

那些学历低得吓死人的大师们(图)
2019-03-16

画坛巨擘齐白石 陈寅恪:正规学历是吴凇复旦公学毕业,没有学位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留学美、日、德、法、瑞等国,精通梵文、西藏文、巴利文、英文、法文、德文,主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佛经之比较研究。陈寅恪先生的正规学历是吴凇复旦公学毕业,那时的复旦公学还...

林辉:民国三位大师眼中的共产主义很可怕
2018-05-10

被称为三百年一见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公有领域) 民国时期,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陆传播和共产党发展之际,一些颇有洞察力的大师们早已洞悉了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危害,比如陈寅恪、傅斯年、钱穆,而他们的预言也在中共建政后得到验证。今日重温他们所言,或许有助于那些...

惊人之语:习*近*平的权力不可能很大很大(图)
2018-02-27

出版人、作家颜择雅说,评论中国修宪,都会出现 "帝制"或"皇权" 这些字眼,都认定中国权力从此将集于一人。但她不做如是想。 她说,钱穆常强调,中国君主跟西方不一样,是受到很多节制的。朱元璋扩大皇权,废宰相,但明清皇帝也无法为所欲为。如果读黄仁宇"万历十...

【揭秘】被打成震惊中外的胡风反革命集团 她放下自由身 陪夫胡风坐牢(图集)
2017-10-24

防民之口《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周厉王止谤,国人暴动,流王于彘。 热帖:在中国几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曾有一个民族扶摇而起,又神秘消失,这就是契丹族。契丹...

民国教育大师的经典语录与风采
2015-05-18

陶行知注重“启发式”教育,一次他到武汉大学演讲,一上台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只大公鸡和一把米。他按着鸡头让鸡吃米,鸡死活不吃;后来他松开手,让鸡自己呆在那里,鸡却开始低头吃米。陶行知就此解释道:“教育如同喂鸡,强迫是不行的,只有让他发挥主观能动性效果会更好一些。”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大陆民国热 御用文人借机诽谤蒋介石被踢爆
2014-08-13

熊十力的女儿熊幼光发表声明,指责南京《扬子晚报》在当年十月五日发表由杨海亮撰写的〈一代狂哲熊十力〉,毫无根据地编造了熊十力的“狂”,说他曾在蒋介石的生日宴闹场,狂饮饱食之后,写诗丑化蒋介石,还说这就是狂出了知识分子的“人格尊严”。熊幼光指出,据她所知,熊十力一生未曾见过蒋介石,而有关熊十力的研究,也从未发现他与蒋介石的会面记述,那何来熊十力参加蒋介石生日宴会?还绘声绘色地形容现场情况?

钱穆:读五类书,做高境界人(图)
2014-03-21

核心提示 :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人生趣味深,好做你的榜样,目前在香港固然有三百几十万人之多,然而我们大家的做人境界却不一定能高,人生趣味也不一定能深。我们都是普通人。 钱穆:读书与做人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