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老子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老子
孔子如何成为“至圣先师” (图)
2025-09-10

中国的很多城市有文庙,文庙正殿会悬挂孔子画像,上面通常会题写大成至圣先师或万世师表几个字,意思是最有成就的、达到圣人境界的老师,是后世的表率。那么,孔子是如何成为至圣先师的呢?史书记载,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十七岁时,母亲也离世了,天地间只剩下他孤零零一个人。种种不利条件没有阻...

老子之“道”和孔子之“仁” (图)
2025-09-07

老子之道和孔子之仁,是中国儒道文化精神的两大基石。但是,将儒道文化人为地对立,却成为古代学术的一个痼疾。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就曾感慨: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随着学术与思想的分野,从梁启超南派北派之分到当代学界,将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所彰显的价值观人为...

世界上最接近神的5个人,中国独占三人(组图)
2025-08-29

第五位:鬼谷子鬼谷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因隐居在云梦山鬼谷,因此自称鬼谷先生。据传,他的额头上有四颗肉痣,形似鬼宿的星象,象征着神秘力量,似乎能够洞悉天地万物。他学识渊博,融汇百家思想,兵法家尊他为圣人,道家奉为王禅老祖,纵横家称其为始祖,命理师奉其为祖师,...

孔子三拜老子,老子三段话,道尽天道玄机,值得我们仔细品鉴 (图集)
2025-08-29

在中国古代,有两位伟大的哲学家,分别是老子和孔子,他们生活在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代表了不同的思想体系。尽管两人有着不同的学派,但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却极具深度,成为了后世智慧的源泉。每次孔子和老子相遇,孔子总是怀着无比的敬意倾听老子的教诲。老子的话语,总是让人感到深邃和难以琢磨,...

老子人生智慧:位置不同,不争;认知不同,不辩;三观不合,不言 (图)
2025-08-12

人生在世,总免不了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有人欢喜,有人忧愁,有人争,有人让。但走过许多路,看过许多人,其实才发现,位置不同,不争;认知不同,不辩;三观不合,不言,才是真正高级的处世智慧。就像老子所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世界很大,人海茫茫,每个人站的位置其实都不一样。有...

11个成语让你体悟《道德经》精髓(图)
2025-08-03

《道德经》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精辟。(图片来源:Pixabay)《道德经》只有短短五千言,却涵天盖地、尽说人道,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精辟,随便拿出一句都可以作为至理格言和人们的座右铭。而更为精华的则是其中那些老子独创的成语,可谓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从中完全可以体悟《道德经》的真谛。...

《老子》“味无味”思想的当下启示 (图)
2025-07-21

《老子》第六十三章云: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味无味一句,王弼注云:以恬淡为味,治之极也。今人陈鼓应先生《老子今注今译》注为把无味当作味,译为以恬淡无味当作味。联系上下文来看,本句原意应是以身喻国,但对后世读者来说,这一句本来具有的养身意味更应受到重视。《说文解字》云:味,滋味也...

为何做人?老子揭示了真相
2025-06-16

人家说道家的代表老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又是瑰伟不凡的文学家,深入本质去看,老子是修炼人生的导师,他思想的洞彻之光彰显了他文章之美。乍看老子的文章,常常让人丈二金刚摸不着脑际,要深入其中的道理,必须潜之又潜,深之又深,才能拨逆反正,见真章。老子睿智的思想是超凡的,高于凡人肉眼、肉身的...

老子:人生的最高境界,思危,思退,思变!(图)
2025-05-09

在历史的长河中,先哲们的智慧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其中,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经》中,不仅阐述了宇宙万物的运行法则,更深刻揭示了人生哲理,教导人们如何达到生命的至高境界。在这一系列智慧中,思危,...

古人留下的3句口诀,越早知道,越能遇到贵人,有大出息(组图)
2025-05-04

古人的智慧后人不得不敬佩,不少学术和言论都对后人有一定的启发和见解。而老子在历史上被称为道教始祖,因为他的思想和哲学对整个世界颇有影响。而老子的《道德经》更是世界文化名著颇有深度。古人的不少言论都能对后人起到帮助,而古人留下的这3句口诀,越早知道,越能遇到贵人,有大出息,在今天,...

明悟:再说徐甲讨薪(图)
2025-01-04

徐甲是老子的仆人,跟随老子200年而没有拿到一分钱的工钱,因此向官府状告老子讨薪。可是当老子取回下在徐甲身上的道家太玄真符后,徐甲顿时化成一堆白骨。在常人的眼里,徐甲的做法合情合理:打工赚钱,欠债还钱。然而在修炼人的眼里,徐甲只是一个愚顽不化的俗人。不久前某人对美国神韵艺术团及飞...

道家始祖老子的千年传奇(组图)
2024-11-07

老子西出函谷关。(图片来源:神韵艺术团官网)坐落于中国道教名山——福建泉州清源山的老子造像(羽仙岩),历经千年风雨,如今又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这缘于清源山景区管委会对东方智圣老子出关迷踪的深入探究,使得司马迁《史记》中关于老子西出函谷关四处云游,不知其所踪...

勇于尽责而不矜己功(图)
2024-10-08

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中,谦让、礼让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传统道德信条。然而谦让并不是一味讲退让、忍让,在古人的观念中,谦让是指在名位上的让,谓之君子不争,推功及人。而在原则问题上,古人又推崇当仁不让。所以,谦让是建立在勇于负责基础之上而不言己功的高尚道德风范。春秋时期,晋国部队在鞍...

章天亮:传法之难
2024-03-19

孔子周游列国,绝粮陈蔡;老子说他的道“天下莫能知、莫能行”,释迦牟尼因见众生难于度化而欲在开悟后直接进入涅槃;耶稣被钉在了十字架上;苏格拉底被判死刑,饮毒酒而亡。圣人、觉者、先知传道传法,都是如此之难。

美国的神与中国的道 美国的国运是谁安排的?
2023-11-24

美国独立战争之前出版的《常识》(Common Sense)一书,是美国革命的启蒙著作。该书的出版,为美利坚后来的革命与独立,做了前期的理论准备。该书的作者托马斯‧潘恩的信仰是:他相信有神,但不相信任何一个宗教中的神。因此,潘恩不去任何一个教堂。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托马斯‧杰弗逊与潘恩一样,他们信仰的都是自然神论。在宗教自由这个基础之上,创造了美国光荣历史的诸多风云人物,都信仰一个超越宗教之上的神。

老子传大道 中共歪曲贻害无穷(图)
2023-08-13

在中共夺取政权之前,民间有一个信神的环境。释教和道教中的修行者是德高望重的象征,也是人们尊重的对象。即使是传统皇朝的皇帝遇到高僧,也都给予礼遇和尊重。但在中共夺取政权后,中共将修行者描绘为愚昧、无知、迷信,甚至利用宗教敛财等形象。道家的鼻祖老子、儒家的鼻祖孔子和佛家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形象,也被中共刻意扭曲,甚至批判。修行者则从被尊重者变为大众嘲弄的对象。

【重磅】刘军宁:一个思想个体户的文艺复兴
2022-11-22

中国人对积极自由想得比较多,对消极自由想得比较少。而且中国人理解的自由主要是”我想干什么”,不太强调如何建一个彼此不干预、不强制的状态。所谓消极自由就是Free from,免于做一个事情的自由。但在中国不行,比如你年纪大了还不结婚,家人朋友都要来干预你。伯林的这个划分对中国人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就是如何营造一个自由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我有选择干与不干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