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民主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民主
呉嘉隆:从与中共和解,转成与中共对抗到底!
2025-07-23

拜登公开说过的的军事协防台湾,是防守的概念。 川普就不一样了。 川普公开说过的,如果中共军事入侵台湾,那他会轰炸北京,这个意思就是说,美国防守台湾的程度,到了不惜对中国开战的程度。 轰炸北京,别忘了,现代的战争都是让领导先走的! 把中共的军事指挥系统打掉,绝对是开战之后的首要工作。于是,首战就是火箭军的终战,也会是中共的终战! 川普是攻击的概念,就是要打击中共的军事能力,让中共失去军事入侵台湾的能力。 你比较一下拜登与川普的概念,你就会知道谁才是真正在防守台湾。

林保华:民主,是台湾立国之本
2025-07-17

台湾的大罢免运动正在进入最后冲刺的第三阶段,也就是即将投票决定台湾的命运。去年十二月立法院强行通过毁宪乱政的三法以后,我们该怎么办?当时赖清德总统就说:世界民主国家的宪法诉讼制度,都是为了捍卫人民权利的最后救济,守护国家法治最后一道防线而生。然而连宪法法庭都被蓝白封杀其功能,所以...

为什么光州走向了民主,而我们没有?(含影片)
2025-07-14

人们常用“韩国的成功和中国的失败”来简化和对比这两段历史,但历史从来不只是选择题。若要诚实面对那个问题——“为什么光州之后韩国走向了民主,而我们没有?”——就得放大时间的座标,把视野放回到当时的世界:1980年代,那是一个民主正在世界各地发酵的时代。

公开倒戈!大量墙内公务员翻墙爆料(图)
2025-07-01

近日,大陆墙内体制内人员“翻墙”参与网络舆论战活动频繁。他们不再满足于匿名投递材料给现有大V,而是直接化身“自媒体博主”,在YouTube等海外平台发声。这些爆料包含中共体制内黑幕,并就大陆、台湾关系问题提出新观点。一位被广泛转发的“有料”博主在最新一期节目中点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逻...

重大政治事件将爆?中国可能走向联邦制民主(图)
2025-06-29

目前,网上盛传习*近*平大权旁落。近日,北京又传出两句政治暗语:秋天有变,到10月可见眉目;最近北京官场一直很异常,不便多说。更令人惊异的,是暗语秋天有变,到10月可见眉目与英国预言家克雷格·汉密尔顿-帕克今年年初的预言不谋而合。暗语流出铁幕下的北京台湾《上报》的独立时...

洛杉矶华人吁:守护台湾民主自由 抗议中共暴政(视频)
2025-06-18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洛杉矶部分华人在中领馆集会,声援台湾的自由与民主典范,呼吁中国百姓也拥有人权与自由。现场民众:打倒中共,推翻中共暴政!抗议者高喊口号,还手举支持台湾,拒绝武统等横幅。原大陆农民孔祥民:台湾的民主典范全世界都看到,绝不允许中共暴政去侵犯它,摧毁它。原大陆中医师石淑...

许成钢:极权主义制度对科学的摧毁是持久的
2025-06-17

许成钢教授认为,理解“民主”一词的背后深意和运作机制至关重要。要理解中国何以近年来在科技领域显示出与西方、与美国叫板的逼人气势,必须看到这些表象背后的决定性要素:一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大量借助来自西方的前沿科研成果和技术,二是挪用西方社会科技发展的方案。他指出,封闭的社会不可能有创造力,极权主义制度对科学的摧毁是持久的。

项云:自由民主对共产思想理论开放 必引火烧身
2025-06-13

如果“自由民主”制度被中共钻了空子,对任何社会就是灾难,人民从此不得安宁。“自由民主”对共产思想理论开放就是引火烧身,是对人类的犯罪。不平静的现代世界,其实就是当初中华民国面对中共的状态,是中共推翻中华民国之前或乱社会的复制放大,众多具体事件也是当初中华民国被中共搅浑的缩影,例如美国白宫竟能发行英文版《中国日报》42年之久,与当年中华民国允许发行中共《新华日报》一样,是中共不知不觉对正常社会人民“温水煮青蛙”。《新华日报》当年还尚未发到南京总统府,而现在自由民主世界把中共党等同其它党,把中共等同中国。

夕风|民主与专制视角下的中美关系(图)
2025-06-11

中国是专制社会,美国是民主社会。从政治制度角度,如何看待中美关系,以及更大视野中的中西关系?民主社会的核心特征是开放和多元。社会非先验存在,而是共享资源基础上,各类社会关系的总和;存在多种价值和利益的主体;统一的社会认同取决于实际的国际关系和社会运行状况,不存在超越于现实的共同社...

大乱之后 中共中央瓦解、各省独立?(图)
2025-06-04

2006年是文革四十周年,当时我写了一篇文章,回顾自己四十年来的家国情怀,标题叫做《四十年来家国》。文章中提到六四:六四一役耗尽了中国人的道德正义感,爱国热情被坦克碾碎,当年的沮丧和无助,随著十几年来的经济上升、生活改善慢慢转淡,民主自由的理想被追逐现世快乐的欲望麻醉了,人人日子...

夏林:加拿大选举 一票之争 或改写历史
2025-05-23

在加拿大这样一个以公平选举为傲的国家,如此微小的一票之差不仅考验着计票的准确性,也让人们开始反思每一张选票的重量。然而,故事远未结束。一名选民近日站出来质疑,她的邮寄选票因国家行政错误未被计入,被打回来,这可能直接影响了选举结果。据悉,这些选票的回邮信封上印有错误的邮政编码,导致选票被退回。这一错误并非选民造成,而是选举机构的技术失误。选民质问:既然错不在我,为何要让我承担后果?如果这张被退回的选票被计入,魁政团或许能反败为胜,改写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