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杜耀明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杜耀明
杜耀明:中央领导香港降格 问责官员该拿多少人工?
2023-03-24

今次香港事务机构改组也显示中央对特区政府欠缺信心。改组的目的,据称除了落实一国两制、掌握全面管治权、方便香港融入国家大局等等,还包括保障民生福祉。换言之,中央不相信没有他们的指挥,特区政府可凭一己之力,保障民生福祉。但事实也确是如此,报载简约公屋如无中联办居中“箍票”(拉票),立法会能否通过拨款要求也是疑问。

杜耀明:司法判断错漏连篇无辜入狱法庭蒙羞
2023-03-17

裁判官看来也不满意毫无标准可言,随即补充,警方即使不能确证,也需要符合一定的举证门槛,而他认为门槛不用达到“合理怀疑”的地步,只求“合理相信”调查目标是“外国代理人”,便符合《国安法实施细则》的授权要求。不过,“合理怀疑”和“合理相信”两者有何具体区别,则未有厘清。

杜耀明:敢与国际规范脱轨,香港还奢求什么人权牌坊?
2023-03-10

相较十七年前,行政长官曾荫权以行政命令授权执法人员,在认为涉及公众利益的时候进行截听,结果被高等法院裁定违法,今次罗官的裁决再次确认现在是新香港年代,正逐步与国际人权规范脱轨。特区权贵当然不满国际人权组织的严厉批评,抹去香港作为国际城市的光彩,但说到底,独裁与人权并存,比鱼与熊掌兼得更难,权力都在长官手上,还贪求什么贞节牌坊呢?

杜耀明:缔造世界和平欢迎姑息侵略罪行免问
2023-03-03

乌克兰战争初起之时,推高能源、食物价格,导致全球经济混乱,增加生活成本,有碍社会发展及灭贫等等,但战事持续一年后,欧洲天然气价格比高峰期回落85%,小麦价格亦跟开战前差不多,看来大家已找到稳定物价的方法,停战的经济论据不能成立。更基本的是,发展经济先要免受侵略的威胁,前提是保障国家的独立自主,但停战并不足够,投降也不是办法,更需要想方设法,事先制止战争,事后则须认真追究侵略者,并让他付出沉重代价,才可保障长治久安,发展经济。

杜耀明:开源无道节流无方 香港走向财政危机
2023-02-24

“北部都会区”计划,也许有助香港深圳一体化,属于“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国家级任务,所以非做不可。但以旧机场为主的“启德发展计划”为例,只涉及328公顷土地,不用填海,发展了20多年,到今天还在继续努力之中。现在同时发展“北部都会区”及“明日大屿”总共2000多公顷,若要二十年内完成,又不仅仅是平整土地,还要有交通运输、住屋、人流、商业丶就业、康乐等等,投入的人力物力,起码是启德计划的十倍八倍不可。

杜耀明:立法会初选案,法庭在审讯什么?
2023-02-17

连串问题就来了。有关否决财政预算案的一条,《基本法》没有改过,人大常委会也没有解释过,何时变了“非法手段”?否决财政预算案若都会扰乱、破坏政权职能,何不老实写明不得否决财政预算案?若说有些情况否决了也不会扰乱政府职能,那又是什么情况呢?既然没有厘清,又怎能说是非法手段呢?

杜耀明:《东方》批评政府免于恐惧 爱国也须反对以言入罪
2023-02-10

警方批评传媒,反映其器量狭隘,本末倒置,既害怕警队因公众劣评而形象受损,却不去根除引起传媒批评的种种问题,也就是不解决问题,只尝试解决提出问题的传媒。其实《东方》只针对两宗事件加以嘲弄,已算手下留情,因为警队表现其实可议事例极多,《东方》没有大事渲染,直至接到警方的警告信后,才连续两天(二月三日及四日),以全版篇幅还击,尽数警员知法犯法的种种乖异行径,包括“渎职、偷拍、偷窃、闹事、酒后驾驶、行为失德、滥用职权”等等。

杜耀明:“简约公屋”尽显国安办案式的治港风格
2023-02-03

特区政府推出“简约房屋”,解决不了房屋问题,自不待言,不过倒可让人更了解由公安挂帅的政权,施政是多么不可理喻,也可预示未来的管治风格。简约公屋预计三万伙,未来五年先后落成,到时每年平均六千个㓥房户获得编配上楼。新政策当然聊胜于无,但相对于生活在恶劣环境的十二万住户丶十一万个㓥房户...

杜耀明:香港立法会向官方喉舌迈进?
2023-01-27

新香港议会另一进取表现,在于由议员积极宣教,讲好北京对港政策的故事。三十一个动议辩论中,七个涉及香港如何融入大陆(22.5%),如爱国教育、二十大精神如何贯彻香港、香港配合“前海”发展、深港口岸经济带计划等等。这些本该由官员宣讲和推动的统治大计,现在出自议员之口,以示民间支持和民心所向。但只要翻翻提案议员的背景,再看看发言内容与官方论述的近似,就不难明白,他们是民意代表还是官方化身,而眼下立法会是民意机关还是官方喉舌,同样可以一目了然。

杜耀明:国安首领凭什么带领香港“由治及兴”?
2023-01-20

骆惠宁的离任,本可标志所谓国安风险高峯期的结束,复常阶段正式开始。如今郑雁雄继任,而且国安职务不减,未免暧昧不清,究竟是反映中共近一亿党员之中,没有比他更懂香港经济及国际财经的能人可以领军,还是代表真有需要国安头子押阵,而重开香港的国际门户只是形势所逼?

杜耀明:香港式法治对上市公司的三重伤害
2023-01-13

联交所宣布“壹传媒”除牌的公告只有寥寥几句。公告说,由于该集团在2021年6月17日停牌后一年半后,未能恢复买卖,因此按照现行规定,上市委员会取消其上市地位,有该公司股票者如对除牌涉及问题有何疑问,务请寻求专业意见。联交所只须考虑上市公司逾期未复巿,即可决定除牌,无须因公司主要股东被剥夺财产权、决策层被迫悬空丶财政来源被封锁等等,导致人财两空,无从运作,而予以特殊考虑,更无须为股票价值清零负责。

杜耀明:特首引导国安审讯 《基本法》成历史文件
2023-01-09

今次人大常委释法的三个重点。一是引用《国安法》第十四条,确定特区的“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所作的决定属于最后定案,不得司法复核;二是特首根据第四十七条,可在法院审理国安案件时,对案件有关行为是否涉及国家安全,或者证据材料是否涉及国家秘密,发出证明书。最后才回到李家超特首提请释法的问题,即聘请海外律师出任国安案件辩护人会否引发国安风险,而答案是可根据上述条文,由特首决定律师能否来港,再以证据文件的形式交给法院,法院不能异议。

杜耀明:历史错误疫情滔天 中港关系矛盾难逃
2022-12-30

香港近期每天染疫人数近二万,现时住院治疗人数超过5100人,占了用来应付新冠肺炎病床的总数一半左右,余下配额所需的人力及设施都来自其他医院服务。换言之,若将余额开放给大陆来客,固然削弱应付本地疫情突变的能力,更重要问题是,资源用到新冠疫症,将损害医院的其他病床服务。更何况,大陆通关若变成主要是大量人流输港,争逐医疗服务或药物供应,甚或输出疫症以至新病毒,问题就不仅仅导致资源供求紧张,更是制造中港矛盾。

杜耀明:政治审判嫌疑自招:陈广池法官的法理和中文
2022-12-16

在判词的最后一段,陈广池法官强调案件是“一宗简单的欺诈案”,奉劝大家勿扣“政治帽子”,因为法庭是审讯传媒大亨而不是针对新闻自由。但当黎智英的刑期无法圆满解释,更正因他是传媒大亨,法庭要他孭上并不存在的滥用传媒保护伞的责任,因此得接受更重的刑罚,那么今次审判被公众误解为政治审判,也是法官自招嫌疑,与人无尤。

杜耀明:中国会否由民变危机走向疫情灾难?
2022-12-09

抗疫犹如治国,执政者必须谦卑,正视问题所在和自己的不足,并且实事求是,全速全面补救,才能挽狂澜于既倒。若活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宣传的虚幻泡沫之中,坚持“中国模式”,或者只求策略退让以免民变,但系统改革欠奉的话,执政者即时稳握政权,但又有凭什么抵抗下一波疫情带来的冲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