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俗语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俗语
俗语“龟背蛇腰不可交” 指的是哪类人不可交?下半句深刻有内涵(组图)
2019-09-15

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出门在外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当遇到什么困难了,有朋友在身边,总是能有所帮助的。但是对于交朋友,虽然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是古人却又相信“相由心生”一说,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品德和为人等方面是可以从其外貌有...

俗语“与人不和 劝人养鹅;与人不睦 劝人架屋” 古人智慧之谈(组图)
2019-09-01

随着人们重新燃起对国学等古典文化的兴趣,很多古人的智慧经验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无论是疲惫还是失意困顿的时候,总能从古人的言辞间找到些许的慰籍与指引。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良苦用心,那些流传下来的篇章无不在谆谆告诫,每一句都像一个慈祥的长者,他们导人向善的...

古人常说“富不过三代” 后面一句更经典 却少有人知(图)
2019-08-30

作为父母,每个人都想给孩子能力范围之内最好的东西,于是,越来越多的父母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拼了命的工作。但也有的家庭,家里面并不是十分富裕,但是长辈以自己的经验与文化对孩子言传身教,也有的孩子出生于书香世家,成为人人称赞的孩子。 那么,到...

俗语“老泄残精 人穷寿尽” 后半句同样经典 古人的忠告!(组图)
2019-08-28

我们的传统文化从来不曾停止关于身体健康的讨论,相比现在五花八门的健康理论来说,古人的见解似乎更加贴近生活。尤其是古代的民间百姓,对危害身体健康的总结可谓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常常给人以当头棒喝,即便是在今天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古人那颗导人向善的淳朴善心。...

俗语“男女授受不亲” 下半句却十人九不知 古人说得有道理吗(图)
2019-08-26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句“男女授受不亲”,其实说的就是古代的一些礼教。我们先来一下这句话的大体含义。 “男女授受不亲”这句俗语于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古代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是对男女交往的一种限制...

俗语“人怕仰头 狗怕背手” 字字让人深思 (组图)
2019-08-25

从古至今,老祖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俗语,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许多俗语无论是在古时候,还是现在,它所说的道理始终适用,贴近人们的生活,俗话说“人怕仰头,狗怕背手”,讲的是什么?让人深思 。 看字面意思,是人的两种行为,一是“仰头”,二是...

俗语:早起三光 晚起三慌 成大事者的必备条件 你做到了吗(图集)
2019-08-24

过来人说的话往往都是人生的提炼与总结。千百年来流传着一句老话“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从字面上看,这句的意思并不太难理解,毕竟俗语都是最贴近大众的话。 有些朋友对这句话是这样分析的:三光是说,早上起床早的话,会提前洗刷准备,同时也将衣服整理的干净光亮...

俗话说“饭前不训子 睡前不训妻”背后有什么道理?(组图)
2019-08-21

今日,笔者带来了一句俗语“饭前不训子,睡前不训妻”,好男人都看看,你的育子爱妻方式正确吗? “饭前不训子”,从字面上便很好理解,意思是说,在吃饭前,不能训斥孩子。都知道,许多孩子天生调皮,喜欢耍闹,无知无畏之下,常常做出一些令父母感到头疼的事情来,...

俗语:“男怕柿子女怕梨 母猪最怕西瓜皮” 说的是啥(组图)
2019-08-20

俗语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俗语可是有着比诗词歌赋还悠久的历史了,要具体追究俗语这种文化从什么时候兴起,估计连专家们也无法说出比较详细的时间吧! 俗语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贴近,很大一部分俗语在人们平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俗语...

俗语“菜不摆三 筷不成五 席不成六” 老祖宗的讲究 真得学学(组图)
2019-08-19

自周代起,中国便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餐桌礼仪制度,后来经由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不断发扬传承,使得餐桌礼仪为后世延续,并将其作为彰显礼仪之邦、文明之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民以食为天,自古至今,饮食文化一直为百姓们尊崇,餐桌这一形象,在...

“房前不栽树 屋后不种花” 古人的告诫 年轻人值得一看(图集)
2019-08-10

俗语一直贯穿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之中。通俗易懂,但言简意赅。也正是因为它的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使得俗语流传广泛。也正是因为它的言简意赅使得它为人们所用且经久不衰。也正是因为贴近人们生活使得它流传千年。 那么俗语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

俗语:“英雄行险道 富贵如花枝” 其中道理值得品味(图)
2019-07-13

什么是俗语?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这是民人俗语,就是在民间流传的各种说法。很多俗语都是出自于老百姓之口,有些人甚至目不识丁,说出的话却能口口相传、流传千古,这就说明了俗语所具备的活力。 俗语可以说是老百姓智慧的结晶,它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所以最能反...

俗语:“力微休负重 言轻莫劝人” 下一句很现实 含义不简单(组图)
2019-07-05

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很多俗语,往往含义都很不简单,读起来很有道理。因为这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总结出的人生智慧,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都很现实。 就拿这句俗语来说:“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这句话把人际交往中微妙的关系,总结的非常贴切,所以很有道理。 ...

俗语:“人情好似初相见 到老终无怨恨心” 究竟是什么意思?(组图)
2019-06-27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分享的俗语是:人情好似初相见,到老终无怨恨心,从这句俗语我们就能看出古人的智慧,那么早就悟出了这样精辟的道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则俗语,看看它表达了什么含义,蕴含了怎样的智慧。 这句话的整体意思是: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像第一...

俗语说:“福人居福地 福地福人居” 家庭的衰落 源于三种因果(组图)
2019-06-22

我们一辈子所求,不过“幸福”二字,即便是人生不能尽皆如意,我们也但求结果美好。中国人的“福”,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磨砺。 老祖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佛经里这句话显然是在教人要心中有福,以期自在。一个人,...

俗语:“一亲坏 九代败;人要穷 断六亲” 道尽人情冷暖 你赞同吗?(组图)
2019-06-17

俗语在我国拥有着悠长的历史,古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出许多的俗语。而俗语通俗易懂,让它的传播范围很广泛、受众很广,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会使用一些俗语来表达自己的一些观点。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很多老人们会聚在一起谈论我们老祖宗总结的经验道理。 笔...

俗语:“四十比三 妻离子散” 是哪三点 总结的有理吗?(组图)
2019-06-16

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长河之中,拥有着五千年的光辉岁月,在众多文化发展的同时,有一支大众喜闻乐见的俗语文化分流,在历史的进程中,散发出独特的韵味,街头巷尾,柴米油盐酱醋茶,似乎世间所有都可以通过俗语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富含教育意义,发人深省。 老祖宗带给我们...

俗话说“老牛吃嫩草” 其实还有一个下半句 总结的很经典(组图)
2019-06-15

平日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周围的人说一两句俗语,尤其是身边那些上了年龄的人会经常说,可能有些人觉得那些俗语老话听起来比较粗俗老套,没什么文化内涵。但其实很多俗语还是非常实用的,它们所蕴含的很多道理知识都是我们在书中学不到的,那些知识道理可是我们的老祖宗在生活...

你只知道“得饶人处且饶人” 其实下半句更经典,十人九不知(组图)
2019-06-1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分支很多,其中一个分支,就是俗语,顾名思义,俗语就是通俗易懂的语言,一般俗语都是来自于民间,是普通老百姓对生产生活的深刻总结,极富有哲理,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口口相传,至今受用。 例如大家比较熟悉的一句俗语:“老牛吃嫩草”,老牛为何...

“久病床前无孝子” 其实还有下半句 更现实!(图集)
2019-06-12

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在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中积累了许多璀璨的精华。 有折枝杨柳歌三百的依依惜别,有盛唐气象温养出来的锦口绣心,还有天净沙下苏幕遮的婉约宋词。 除却这些阳春白雪的诗词文化,民间流传的许多俗语也深具智慧,在劳动人民的口口相传中积累了为...